[陇文化]梅兰芳热 图书不要成为附庸
本篇文章899字,读完约2分钟
电影《梅兰芳》带来了相关书籍的流行。市面上的书籍不少于六七种,如《梅兰芳十九章》、《梅兰芳全传》,甚至还有与《梅兰芳与孟晓冬》同名的双书,一本是台湾文学史家蔡登山的,另一本是大陆传记作家李玲玲的。
我在网上看了梅兰芳和孟晓冬的几章。作为一个传记文学,我的写作水平只是合格。如果不是同名电影的拍摄和上映,这样的书的命运只会是一个角落,直到有几个人来“求香”。电影《梅兰芳》中,《梅梦恋》只是其中一段。影片在渲染这种感情戏的时候,运用了一些好莱坞的手法,引起了人们对这段恋情的高度关注。剧不够,只好“凑书”,这大概也是梅兰芳和孟晓冬关系的书卖得最好的原因。不过,对这些跟风的书还是要有一定的警惕,因为很多时候还是挺符合“注水书”的定义的。
也许我们不应该抱怨作者和出版社跟着文化热点的趋势堆积出版同一题材的书。在网络阅读的冲击下,作家和出版社都活得很辛苦。终于有一个大导演在他们面前大做文章了,这一骑也不是白来的。而且,既然电影和书籍都是文化消费品,那么市场来了大家分享一下,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但是作为一个读者,在看到书籍追随影视产品,成为影视附庸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接受不了。
众所周知,中国影视行业一直缺乏编剧能力。在国内影视行业缺乏编剧力量支撑的情况下,书籍成为了国内影视产品最大的内容来源,大量的《红高粱》、《活着》等获奖影片都源于书籍改编。但是自从“国产大片”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书籍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小。虽然在电影的影响下,一些生活在大面积阴影下的书也能卖出几万本,但久而久之,事实证明,作为电影的附庸,书籍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礼物,电影可以褒贬,最后还能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一笔。那些图书产品恐怕早就被人们遗忘了。
电影梅兰芳邀请美国作家严歌苓做编剧,似乎说明之前出版的相关书籍没有改编价值。那么,为什么编剧不在相关影视产品开拍前努力写得更好呢?现在就过来凑热闹吧,难免会给人一种攀龙附凤的感觉。电影在整个文化产业链中占据强势地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希望书籍能够独立于这个行业,成为影视产品的内容来源基地,而不是永远跟在影视后面的“乞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负责编辑:罗斯)
标题:[陇文化]梅兰芳热 图书不要成为附庸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