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有亭深竹里 密处也寻香——专访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姜怡翔
本篇文章1470字,读完约4分钟
蒋,一九六二年生,山东海阳人。现为Xi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展览并获奖。他的写意花鸟墨,颜料淡雅,色彩迷离,充分发挥了中国画墨的古老魅力,构筑了他内心的花鸟世界。在他的作品中,“花不是花,竹不是墨”的意境让人感触良多。刘文熙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姜向异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轻松、亲切、意外的感觉杨晓阳先生还称赞江向异先生的画是用水墨画的,各种色调自然流露,不露痕迹,给人以高雅、超俗的感觉。
徐: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我们会融入自我意识,甚至会有瞬间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我们心中涌动的激情,在水墨的推动下,终于回归平静。由此,我想起唐代《游齐诗》中元稹的描写,“蛮子爱幽,山远昌松。”只要能看云我就不在乎,但有时候能看月夜放松一下。“在诗中,人们应该不断地在大自然中完善自己的心灵。绘画也应该如此。画墨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所以可以说,画墨的方式是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形容自然的心境,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
姜:对于画家来说,如果他们想把笔墨精神融入生活,让作品来自自然,而不是虚拟的空,观察生活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牡丹盛开的美是惊人的,花蕾初开时的羞涩能让人感到心悸。我特别喜欢没有花没有绿叶的牡丹。此时的牡丹有一种简单、优雅、宁静、抽象的美。它的叶子在光照下更嫩更粉,然后叶子周围的老枝映衬出来。颜色错落有致,层次重叠清晰。它有一种生命力,勾起一些你封尘已久的思念。
徐:绘画是一种感觉,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介入物体,就像齐白石画的白菜、萝卜、花草、虾蟹、草虫,其实是一种人格,而不仅仅是一个物体。创作过程是自然物转化为精神物的过程,也代表了中国人理解和转化现实物的一种方式。
姜: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认识的深入,这个过程会越来越清晰。一开始我们通常只观察自然对象的局部变化及其丰富程度,完成从对象到表情的转换。这个阶段我们往往只注重笔墨的滴落感和墨的丰富效果,在当时看起来很不错。再过一点时间,我们就会意识到,现阶段的绘画只是在临摹客观对象,还没有脱离客观范畴。这一阶段的作品都是通俗作品,主要表现为形象直接、笔法统一、风格简约、归纳粗糙、过度完整。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理解,也就是“用心塑造事物”的阶段。这个阶段更注重观察和体验对象的气质和性格,更注重主观方面的思考和提炼,进而回归审美实践。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此时无花胜于花”的意境。
徐:人们常说:“向别人学习,也可以向自己的内心学习。”你的生活中有很多情绪,也有很多叠加的纪念品mori,但笔墨是一种透明的心灵,它以你自己的方式接受光辉和阴影,曲折。对美的把握和再现过程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恐怕只有画家才能体会到各种辛酸。说说你在创作中的感受。
姜:任何一种美都需要用心去捕捉。只要用心,别人就能在你的眼中找到它的美。记得有一次,我应邀参加浙大百年校庆,期间主办方邀请我们参观绍兴王羲之的兰亭公园。这个花园以前来过,但这次是旧地重游。别人渴望找到自己崇拜兰亭典故的地方,我却愿意找另一个优雅安静的地方。一个人走来走去,突然觉得一股清新醉人的荷花香包裹在一抹水汽里。整个人神清气爽,恨不得找到暗香。不远处,一池清水跃入眼底,水面上的星星点缀着新生的荷叶。小,它也呈现出弯曲的形状,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明亮,但也充满了翡翠,像一个新生儿呼吸困难。这些叶子没有花头,却呈现出一种秩序之美和新生命的清新之美。无论你之前去过多少名山大川,搜索过多少古道遗迹,那种感慨万千,吞山河的感觉,都会被眼前的静谧优雅瞬间湮灭。
标题:[陇文化]有亭深竹里 密处也寻香——专访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姜怡翔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