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青粽有味是儿时
本篇文章812字,读完约2分钟
家乡芦苇多,鸭子知道水暖的季节。睡了一整个冬天,芦苇渐渐活了过来。芦苇芽不断跃出水面,嫩绿的。端午节前后都有芦苇叶可以用来包粽子。
文本/吴健
采摘芦苇叶讲究,靠近根部的芦苇叶颜色鲜艳,但太老太短;顶叶是新绿,太嫩太窄;只有中间的叶子又宽又长又绿,正好适合包粽子。不要等端午节了,我老家的大嫂大妈们会三五成群的采集芦苇叶。采摘新鲜的绿色芦苇叶后,在桶中浸泡几个小时。晚上,家家户户点亮油灯包粽子。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记载:在鸿福包粽子时,取高度最高的糯米,拣其完美的长白米,丢弃其半块零散的碎片,洗得很好,用大竹简包裹,放入一大块火腿,在锅里煨一天一夜,不断打柴。食物、肉和米饭的滑腻和温和。
老乡对自己的生产不能这么挑剔。记得我妈包粽子的时候,三片芦苇叶并排放在一起,在手指间包了几下,做成漏斗状,舀了一小碗糯米,加了红枣、莲子等馅料,然后用长芦苇叶的后半部分盖住漏斗口,再用一片小叶子把两个嘴角包起来。最后一根系绳极其重要,不仅重要,而且技巧性强。如果是宽松的,就容易宽松,可惜不好看。就像变魔术一样,很快就变成了小巧玲珑的塔饺和斧饺。包好后,把四五个粽子串在一起,做个总结。煮粽子时,浓浓的香味流满大街小巷,让人垂涎三尺。所以说一壶粽子香十里。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妈把粽子剥开,放在碗里。糯米染成绿色,粽子顶端放一颗红枣,就像翡翠上镶嵌的红宝石。这张照片多年来从未离开过我的记忆。吃粽子的时候,蘸红糖吃一口。是甜的,是甜的,是醇的,是那么迷人。
小时候在老家,把麦子交给长夏就黄了。环顾四周,黄澄澄有一片麦田。微风起处,便沙沙作响。村民们磨刀霍霍,从天昏地暗开始,直到天黑,仍然没有接受镰刀。大人忙着割麦子,忙着犁地,没时间照顾光着身子光着脚的孩子。于是,我妈塞了一堆煮好的粽子到我们手里,哄着我们满村玩。和朋友一起吃甜粽子野,是记忆中的童年!
现在,端午节快到了,我想起那里粽子的香味。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乡愁
标题:[陇文化]青粽有味是儿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青青艾草香
下一篇:[陇文化]端午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