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风雨老墙
本篇文章1373字,读完约3分钟
□白
每次回老家,都要去寻找和参观一些旧城墙。这些旧墙经历了自然和岁月的风雨。虽然大部分都是破落斑驳的,但一到春夏就不屈,像倔强的卫士一样挺立起来;就像暮年的老人,会悄然老去。旧墙是世界的见证,是故乡的象征,是游子的留恋。
老院墙是石墙。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里捡起那些石头,用谁的手散落,堆成墙,赋予了守护家园,护理家园的神圣使命。年复一年,默默伫立;世代变迁,永不放弃。种田回家的爷爷奶奶和爸爸们,经常从山里带回一些漂亮的石头,更换旧石头,精心管理和修建旧城墙,感恩而又热爱。如今旧墙已经倾斜松动,但依然忠实存在。
长此以往,墙下几朵月季红了,一群鸡叽叽喳喳打滚,一家人围着墙坐着吃饭聊天,自得其乐。路人走在墙外,脚步声响起;偶尔在医院喊一顿好饭也算是问候。而我喜欢以墙为掩护,坐在葡萄架下听歌,看书,发呆,透过石缝看着墙外,内心安静。有时候幼小的心灵被写成一张纸条,塞在石头缝里藏起来;虽然已经消失或者变成了烟,但我还是记在心里。
墙上的桃花又开了,墙上的藤蔓辉煌了,墙上的鸟儿又歌唱了,墙缝里的草和苔绿了,墙到位了,时间过去了,人变了。过去的孩子长大了,曾经需要抬头看得见的旧墙,现在可以用它抬头看,伸出手就能摸到墙;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在那堵永远长不高的旧墙面前,看起来低低的,佝偻的。老墙是一把尺子,衡量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衰老。我不禁感慨良多,感到难过。
旧墙,贴村,风雨,霜雪渍,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墙是一段历史,是一堆故事。所以,我愿意停在墙前,轻轻抚摸,仔细寻找岁月的痕迹,倾听过去的回响,感受现实的沧桑,内心充满了留恋和敬畏。
墙壁最适合涂鸦。写诗作画,是古人的闲适优雅,是我这一代人达不到的;你可以随意写写画画,但经常这样。在老房子的山墙上,仍然有我曾经用黑色炭笔画的《空心1997》。当年香港回归,我作为热血青年非常激动。那年我师范毕业,人生开始了新的旅程。几乎所有的墙壁都是儿童笔,用各种粉笔写的公式、古诗词、文字隐约可见;也是孩子在困境中发泄愤怒的一堵墙。日本人的各种经典骂人话多年不变。我记得我曾经骂过不喜欢它的张小三。
大部分临街墙和路边墙都用作标语墙。赭色的黄色以纹路为纲,全面发展,浅蓝色的只生出好的,深红色的统一,紧张,认真,活泼。这个口号就像一个印章,用时代的烙印标记着旧墙,预示着墙的年代。很难想象当年的村干部是不是曾经背对着口号和村民说话,充满激情。走过村庄,又看了一遍标语,感觉时光飞逝,又像电影一样穿越不同的时代,唤起无尽的遐想。
老人说:村里街上的老墙,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挡住鬼子的子弹;唐山地震后,余震不断,放在墙上的碗经常跳起来,成为地震预警;每一个院落都筑有影壁,有镇宅避邪祈福之意,也偷偷住在家里;山上耕地少,修地时修筑的石墙保护了几代人的口粮;村磨墙下,曾经是年轻人约会谈情说爱的地方;房子和房子隔着一堵墙,这是兄弟的分离,还是两个房子的矛盾。每面墙都有一个故事,你轻轻一碰,它就跟着墙皮一起往下掉;墙在原地,故事的主人公却突然过去。
我爱拿起相机给这些旧墙拍照,生怕有一天它们会在岁月的侵蚀中崩塌消失。对我来说最刺激的作文是留守老人坐在标语的旧墙下,下棋看戏,照顾小孙子和重孙,或者乘凉静静地晒太阳,眼神迷离,一切都很冷漠;老人和老墙互相作伴,听着感受着风雨,一起走到时间的下一站。
标题:[陇文化]【百花】风雨老墙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百花】月亮走我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