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习习:安静如水的表达
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学习:安静如水
□宁愿
读散文的感觉就像水的流动,和行云无关,就是小流水,静流水。比如我曾经看过的《北京画册》,语感语调小,形式感清晰,就像水一样静静的反映着城市里风景的流动,有着清晨、午后、黄昏的时间,同时又有着水的质感和眼神。北京从一个小地方开始,从鸟开始。这是水的灵活性。自然有一种水的节奏:北京到处都能听到鸟叫声。早上,不要急着起床,静静地听一会儿。其实和人比起来,喜鹊和乌鸦话很多。你守住我的话,不抢白,不慌,中间的沉默就像是在思考。前两句是稳流,第二句是水流过石头的跳跃。跳跃中有小而耀眼的波浪,如不劫白,不惊慌失措,还有浪后的寂静,如中间的寂静如思考。这里有精致灵活的形式,但是怎么把两者分开呢?比如把水和水分开?
只是说水的眼睛,解释一下。一篇好的散文必须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身体的呈现。除了水的节奏,自然还有水的敏感,和水一样的眼睛。水会有眼睛?我以为会有。看完这篇散文,你会同意我的观点。学会写北京的色彩,比如红墙、古柏、柿子、喜鹊,这些都是典型的北京色彩。这些颜色写得清晰、简洁、细腻。形容古红墙:红色坚固安全,过滤出火苗的不足,而平民柿子的红色与宫墙的红色冲突,于是普通人的四合院里种上了柿子树。白墙蓝瓦,北京的院子里很多红柿子树都是封闭的,就像一个院子里的火。冬天喜鹊落在柿子树上,又黑又红。它们不是水的倒影,而是水的眼睛。什么事?对于写天坛的柏树,由于年代久远,柏树的枝桠有密密的皱纹,树叶摇曳生姿,颇具宗教色彩。所以他们每次看到这样的老柏树,都会无缘无故的想起孔子,老孔子讲了两千多年。
西溪是西北女人,但她写的是活着的北京和上帝。她有什么样的眼睛?难道不是古城那双流动的眼睛?眼睛是年轻的,老的,老的,年轻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是男眼,不是历史眼,而是女眼。有柔软、细腻、敏感,那么有没有比水更柔软、细腻、敏感的东西呢?
那么柔软敏感,当然有痛,痛得跟水一样。水会痛吗?看了一些回忆的话,你会认同水疼,甚至疼到无话可说。对“木作”的研究是。本文用童年的视角来写父亲与木头的感情:父亲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细木纹,仿佛触摸过木头的很多东西。我父亲喜欢水曲柳的木纹。我想,因为水曲柳经常站在水边,我曾经看到过流水,所以我记住了流水在我心中的格局。所以,父亲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可能少的钉木头,好像怕头疼一样。要钉,他先用舌头舔了一下钉头。如此敏感,又与水有关,指甲钉在水曲柳的花纹上,就像钉在水里一样。对木头都那么敏感,更别说世界的痛苦了?她写的《王家屏4号楼4单元》是一口气读完的,疼痛像水一样流淌,慢慢的,轻轻的,偶尔有痛波,然后就安静了。这里不需要多说。读者可以想象如何用痛如止水的文字去触摸过去。但是没有噪音,只有流量,稳定,小波浪。生命是由水而不是女人组成的。当然,女人的痛苦代表着人生的痛苦。
就散文而言,学习的书面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几乎和水一样。有多少散文和水一样?可能不止练习,可能只有练习。
研究对象:甘肃兰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学院第十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生。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见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天涯》、《青年文学》、《散文》、《美国文学》等刊物。数百篇文章被选入各种选集。著有散文集《浮现》(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系列)、《诉说:他们》、《表达》(鲁迅文学学院中国作家前沿系列散文集)、《穿梭》、历史长文《胭脂》、散文长文《一个作家在南方工厂里由远及近的观察》等。《涌现》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涌现》和《诉说:他们》获甘肃黄河文学奖一等奖。散文《木器厂》获中国散文实力榜杰出奖,其作品还获得新散文论坛年度新散文奖。
标题:[陇文化]习习:安静如水的表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至化无方 至德有光
下一篇:[陇文化]母亲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