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敦煌:“文化城”转型的生态困局(图)
本篇文章1176字,读完约3分钟
当河穿城而过,在敦煌的一隅被风沙环绕
敦煌火车站
“遁,达也;黄,盛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前沿在西方,敦煌是最宽的门户之一。
在过去四大文明汇聚的宗教、艺术和商业圣地,钢筋混凝土新城正在崛起。“飞乡”正被城市化趋势所承载,从一个文化城市转变为一个旅游城市。
日益严重的生态困境正在质疑这座“主流文化品牌”城市的转型之痛。
7月19日晚,从兰州开往敦煌的k9667次列车行驶在平坦辽阔的河西走廊上,戈壁滩和稀疏的芨芨草迅速飘过车窗。
这个季节是敦煌旅游的旺季。由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敦煌旅游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于7月30日开幕。空之前的节日持续了一个月,主题是“感知敦煌,游览甘肃”。与此同时,第四届中国敦煌葡萄节和2011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敦煌火车站)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7月20日上午,东方天空空的红灯亮了,河西戈壁沙漠日出的强光惊醒了火车上熟睡的乘客。当汽车经过瓜州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
莫高窟壁画模仿汉唐风格建筑,火车站内斜墙淡黄色,屋顶铺蓝灰色瓷砖,墙上绘有飞天壁画。敦煌站以人工创造、传统阴影、现代脚步,凸显出敦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2006年8月敦煌铁路正式通车后,敦煌的旅游旺季变得异常热闹。今天的敦煌,人口18.2万,算不上大城市,但是游客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得这个县级市的经济效益不断上升。2010年接待游客151.04万人次,同比增长25.87%;旅游收入达到14.05亿元,同比增长98.08%。在过去的几年里,敦煌建造了大量汉唐风格的建筑,一座新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正在出现。
从站台出来,一群司机冲上来,热情地问游客去哪里,拎着包,迅速打开车门。
7月份,仅月牙泉一处,每天就有2000多名游客,敦煌在旅游旺季更是热闹非凡。“今年分配给旅游局的任务是200万人。根据近年游客人数的增长,仍有望增加30%。”敦煌旅游局局长李心敏说。
乘公共汽车到达敦煌大约需要20分钟。刚下车,等在路边的出租车司机张就迎了上去。知道张要找附近的酒店,立刻给那个熟悉的老板打了电话。知道那边的房间已经满了,他马上拨通了下一个。
在当地,像张这样的出租车司机很多都和酒店老板合作过,客户是可以分的。然而,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发现张对酒店业主的合作态度开始冷淡。
这个季节繁华的敦煌,只是一个表象。每年11月到明年4月,三分之二以上的酒店关门,街上行人很少。冰雪覆盖的街道,寒冷的西北风,睡眼惺忪的收票人,旅游的淡季,没有游客的敦煌,是一个真实而压抑的小城市。
联系酒店后,张从车里拿出名片,熟练地介绍了业务,并邀请他乘坐自己的“豪华桑塔纳轿车”去不同的景点进行“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
利用古人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服务于今天的民生,是敦煌旅游业应该引以为豪的地方。
标题:[陇文化]敦煌:“文化城”转型的生态困局(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