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孙犁:“布衣不改”的文学大家
本篇文章2138字,读完约5分钟
作家孙犁曾在他的作品中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如画的莲花湖,他自己的生活就像他写的风景一样细腻、平静和令人回味。近日,在孙俪先生逝世9周年之际,三联书店推出孙俪小女儿孙晓玲回忆父亲的文章集《布衣:我的父亲孙俪》,并在北京召开作家孙俪逝世9周年纪念大会和《布衣:我的父亲孙俪》出版座谈会。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振宁、、丛、卢同育、吴泰昌、阎刚、魏建民、孙瑜、肖福兴、、纪等文坛巨擘与孙犁先生的旧友欢聚一堂,缅怀他的一生。
中国文坛的独特存在
铁凝在演讲开始时说,她宁愿回忆孙俪先生是“一个赢得了孙俪先生好感的文学小辈”。“正是孙犁和他的小说果断地肯定和引导了我当时的文章,使我能够把写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生理想,真正引导我去探索文学的本质,去领悟小说本质的审美魅力,去思考语言的力量,经过考验。”铁凝说:“这些年来,我看了《铁木前传》,至今仍感慨万千。原来这部诗意的小说对人性的探索如此深入,细节温柔而令人敬畏。今天,作品所带来的惊艳感和现实魅力,凸显了中国文坛孙犁的独特存在。《铁木前传》出版至今已有50多年,能与之媲美的短篇小说寥寥无几。孙犁先生对当代文学语言的贡献和他高尚而轻松的文学风格,长期以来被认为渗透在我们的文学生活中。”
铁凝和孙俪先生虽然通了很多信,但只见过四面,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她眼里,孙俪要么是捡黄豆,要么是贴窗户缝,总是穿袖子,舍不得用好纸。她感慨地说,老人一向淡泊名利,求孤独,隐居,穷饭,也许给人的印象是孤傲。但在我的感觉里,他的孤傲和谦逊并存,就像他的文章的清新、美丽和冷峻并存一样。《布:我父孙犁》让我们在一个小地方看到了一个隐忍而又热情的文学大师。他既清高又独立,对家人,对朋友,对老朋友,对新知,对老乡,对远亲,对近邻,都有着细腻丰富的爱。没有自始至终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徒劳的赞美和主观的推论。作者的诚实不自夸是他父亲的风格。
聂振宁从一个出版商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表示了赞赏:“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文学受到了市场的考验,受到了挑战,甚至陷入了困境。市场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我们带来了竞争和激励,也带来了负面的东西。纪念这个时代的孙犁先生,讨论《布衣:我的父亲孙犁》是有意义的,因为无论我们的文化市场如何改革和发展,孙犁先生的“布衣不改”精神都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坚持的。”
对孙犁及其作品的再认识
《布衣:我的父亲孙俪》中总提到孙俪“爱惜物”的人生态度——橡胶被用到了蚕豆大小,不肯扔掉,手绢被洗得薄如蝉翼,给李敬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珍惜事物不仅仅是珍惜一件事,而是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是孙犁先生的生活习惯,也是他的审美方向。在今天的时代,我们收到了太多的信息,但我们对世界珍惜和正义的态度在哪里?我们还能像孙俪先生那样对待这个世界,对待自己吗?这个值得深思。孙俪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9年,但是我们需要继续去了解他,去理解他,向他学习很多方面。”
“要想老老实实地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就不能绕过孙犁。”阎刚说,孙犁一生的三个创作阶段是有特色的。抗日根据地和新中国成立后不一样,文革前后也不一样。只有把这些阶段结合起来,才能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孙犁。向孙俪学习的人很多。他们学习孙俪的莲韵、爱、怨、怒、恨,尤其是学习孙俪的诗性语言。但是,很多人学完就走了,却不知道礼仪的起源。就像贾平凹说的,孙犁是最容易上当的作家,佛是修的而不是念的。认识和研究孙犁及其作品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孙犁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近年来,三联书店十分重视人物回忆录的出版,先后出版了何兆武的《上学》、江洋的《我们仨》、韩牛的《我还在跋涉》、屠安的《正逢其时》、舶来品《刘矩河》等。几部作品影响很大,成为畅销书。三联书店副总编辑李鑫表示,三联书店的选书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方向和特色。近年来,文人、作家、学者的传记、口述、回忆录出版密集,体现了“知识分子写作,知识分子阅读”的特点。所有作品都强调第一手资料。不管是人文学者写的还是家人朋友写的,都要求以亲身经历和亲身经历为依据,二手转述尽量少用。《布衣:我的父亲孙俪》正好符合这些特点——它是作家的女儿怀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回忆父亲写的一本书,真实、简单、自然、亲切、生动、易读。三联书店非常欢迎这样的书。
与此同时,学术界对孙犁作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尤其是他晚年对十本小书的研究逐渐深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孙犁是最早的“文学觉醒”者之一。与那些以书写时代和社会发展为最高创作目标的当代作家相比,他更注重文学所揭示的人性和人情的内涵,对艺术性的理解更深刻。然而,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关于孙犁社会活动的记载几乎是空式的,研究史料稀少而零星。孙俪女儿回忆父亲的这本书,为孙俪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布:我的父亲孙俪》的作者孙晓玲是孙俪先生最小的孩子。在成家之前,她经历和感受了家里的一切,看到了父亲的喜怒哀乐;她退休后,经常为父亲服务,见证父亲的创作和交往。在书中,作者记录了他对父亲和全家的回忆,为孙犁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孙晓玲在座谈会上说,用笔写出自己心中最美、最珍贵、最怀旧的感情,她很激动。虽然她已经60多岁了,但她愿意为文学研究做出贡献。(吴伟)
标题:[陇文化]孙犁:“布衣不改”的文学大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