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魏晋文人的“帖”:潇洒自在的便条
本篇文章1241字,读完约3分钟
汉字书写到魏晋以后,骂人成为文人文风中的主流,从而颠覆了方块字的结构。韩立和唐凯代表着官方法令的庄严;游草徜徉在文人的书信和诗词之间,有一种脱离世俗规则和伦理道德的自由。
魏晋士人的“帖”,是每日的书信,简单的问候,外加赠送三百个橘子的纸条。
《平安》《何如》《奉橙》
王羲之留下的“帖子”多是写给朋友的短信。因为信上的书法太美了,我看完也舍不得丢弃,经过几代人的“临时”和“临摹”,它幸存下来,成了练字的“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的“献橘帖”原来是三封,分别由“亲”和“抄”抄在一起,做成手卷,宋徽宗的骨感手书前面刻有“王进西志献橘帖”,上面还盖着宋徽宗的收藏印“宣和”、“正和”。
这三封信的第一封是“平安邮政”,是给朋友的回信。开头写着“这很粗糙,很安全”——这里的人都很好。所以叫“平安邮政”。
这封信可以自由书写。《荡妇》用两笔写成:“草书赋”和草书“赋”。
第二个字母的字体挺正的。最开始说“与其尊严对待身体,不如善待身体”——不知道你最近身体怎么样?“和如”一词被用来定义这封信为“和如铁”。
王羲之说“晚回复”——回复晚了,因为“西河冷流氓”——“冷”的意思是生活什么都不是,心里对什么都没有热情;“流氓”很“无聊”,什么都不想做。
今天,“流氓”是个骂人的词。王羲之嘲讽对世俗名利的追求,用“无赖”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奉橙帖”是给朋友送橘子的附言。告诉朋友们,这300个橘子从来没有被霜打过,很难得。
“三百个橘子端上来,霜降未降,难得。”一共十二个字,是简洁的短信风格。
鸭头丸
多年来,我很喜欢看帖子。有时候不是为了书法临摹,只是读书,没有什么目的,就玩手里的晋唐人帖子。
20多年前,我常去台静农老师家喝酒。喝完酒,他喜欢说“帖子”,说话很随意,没有任何规矩。
有一次,台湾老师喝多了,拿出一卷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给我看,说“就两行”。
说着又喝了一口酒,补充一句,“还看多好”。
王献之的《鸭头丸帖》是一部传世名作。上面有皇家印章、收藏邮票和著名的铭文,足以吓唬人。来到台湾老师家的少爷学生明显愣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那句“看不出有多好”。
感谢几位老师给我读帖的经验,其中印象最深的两位老师是台湾老师和庄严老师。
他们看帖子都是喝酒,喝到耳根,谈帖子,和平日里谨小慎微的学者的严肃完全不同。“酒”“帖”使他们更像诗人而不是学者。他们谈酒后帖子的语言,不像论文,更像《世说新语》。你的字里行间有些音符,连诗歌的格律矫情都没有。只是每天无缘无故的一条短信,却贴近生活。通过他们,我似乎对魏晋有了更多的了解。
硕士班的学生比较拘谨,台湾老师自己喝酒,我就跑去看帖子。
“鸭头丸”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台湾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份日本二玄社做的文案。二玄社很专门抄袭古书画,但是可以混淆。它有着老师傅的眼光和手艺,现代电脑分色技术的临摹还远远落后。
“鸭头丸不好,所以一定要定。和你见面的时候。”十五个字。
“牙头丸”是药丸的一种,医书上说“治湿热、腹肿”。
标题:[陇文化]魏晋文人的“帖”:潇洒自在的便条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