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石磨上的纹路
本篇文章1813字,读完约5分钟
对于一个村子来说,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日用品是贯穿始终的核心。1978年秋天,村里的石磨很旧了,错综复杂的壕沟痕迹被磨平了。有必要请石匠再凿一次。一个巨大的石磨被凿过不知道多少次,但它古老厚重的样子一点都没变。
几个体格健壮的年轻人把两个石磨抬了起来,放好位置,就等着石匠的到来,可就在这时候,我家的面粉坏了。本指望主人从西方家庭借一点钱,凑合着用石磨。不幸的是,当地唯一的老石匠已经进山了,至少半个月不会回来了。
我和妈妈只好开着驴车去外村磨面。
在大戈壁上,敦煌绿洲呈扇形向西延伸,而我们的村落位于扇形的手柄上,是通往敦煌的门户,偏僻而贫瘠。我们越往西,绿洲就越有活力。我和妈妈都感叹:要是我们住在这里就好了。
在村子里,打磨表面是一项非常费力的任务。一是家里想把麦子干好,然后从生产队借牛,一般是两头驴。如果负责动物的人心情好,送你两头壮驴;说错了就惨了。驴拉一会儿,停一会儿,一两天磨不出一袋面粉。麦粒倒入磨眼,反复研磨,然后倒入大筐筛,大筐筛分为几层,相当于现在的一级粉和二级粉。速度慢就像蜗牛爬坡。
这次我妈早早去了刘叔叔家,送了两头勤劳的驴。早上,天麻在明亮的光线下叶子,晚上可以回家。
我一进磨坊的院子,就听到了真正的隆隆声,这在平静的绿洲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吓得马和驴都有点吃惊。我走进去,原来他们用的是电动钢厂。等了不到半个小时,有人告诉我们把小麦倒进一个大铁桶里,然后隆隆声又开始了。不到半个小时,面粉仓库里全是面条,麸皮仓库里全是麸皮。我们把面粉和麸皮三下五除二装进袋子里,早早回家了。
母亲一路不做声,拿着我写下的钢厂名字和产地仔细看了看。妈妈不识字,但她看起来很认真。
回到家,妈妈让我仔细考虑后给厂家写封信,看看他们最好的产品多少钱。我意识到我妈妈想买一个钢厂。啊呀,一个钢厂至少要几千块钱,就算把房子拆了,也值几百块钱,但是我妈的想法很坚定,我们受不了。
很快,厂家回信给我们推荐了最新的自动化钢厂。小麦只要放进去,不用动手就完事了。我妈说是这个。没钱,我们去银行贷款。当时是改革开放初期,鼓励贷款搞工业。我妈贷款目的刚好符合精神,钱顺利进厂。
当城里的车把自动钢厂运到村口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挤了出来,像是过村节一样。我妈叫村里的男生把精致的钢铁设备从车上搬下来。厂主安装调试后,村民们眼花缭乱,机器的轰鸣夹杂着人们的唏嘘,孤村沸腾。妈妈说,都是村里的村民,象征性收加工费就够了,主要用来还贷。没想到,我的自动钢厂日夜运转,贷款不到三个月就全部还清了。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工业变得富裕起来。从那以后,村里的人建立了棉花加工厂和芒硝厂。现在想想,村里的角色转换好像一瞬间就完成了。
我一直记得石磨整齐的线条,仔细分辨石磨上的线条,但这是一幅古代敦煌的风俗画:在一条引水渠上,一个带叶片的大轮子在转动,轮轴的一端装有一个凸轮,上面固定着一个传动装置,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推动着石磨。当时生产力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土地,就像一只小爬虫。除了人自己的手和脚,生产资料非常有限。敦煌壁画留下了两头牛的耕织图,一直延续着它的魅力。速度不如马有想象力。
石磨也旋转缓慢,细腻的质感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决定了它的稀有性。一些大寺院和极少数富裕家庭垄断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权。许多村庄沿着蜿蜒的沙路行走,用驴驮着一年的收成,走进修道院和大房子,给他们一些食物作为使用这台巨大机器的“研磨课”。人们往往对这种机器怀有崇敬之情,也对磨坊主怀有无限的向往。
在敦煌地区,装有这种机器的副运河只在每年的8月30日至正月初一之间运行。在其他时候,水利官员控制大门并用锁锁住。透露点玄机。
磨坊主的财富从磨坊主身上涌出,财富的积累也增加了他们的恐惧。他们只能用其中的一些来给佛像镀金。有了这样的安慰,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可以安心收钱,建立梦想。
很长一段时间,敦煌处于石磨时代。生活的节奏和“吱,吱,吱”的声音,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日日夜夜过去了。
今天,古老的敦煌,作为古代中国的一部分,沿着石磨的纹理,继续着它的质朴,它的顽强创造力和无限进取精神。石磨慢悠悠的凝视,早就搁浅在永恒的苍凉中。但是,无论是石磨的纹路,还是曾经的荒凉,都是我们前进的坐标。有了顽强的创造力和无限的进取精神,有了这样的坐标,我们的路会变得更宽更亮。就像妈妈常说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就像今天蘸了蜂蜜,明天会有比蜂蜜更甜的一天。(作者单位是嘉峪关电视台)
标题:[陇文化]百花:石磨上的纹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百花:自然的拉尕
下一篇:[陇文化]元曲之中听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