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陇南礼赞之一
本篇文章1748字,读完约4分钟
那是文革如火如荼的时候,也是疯狂的时候。虽然各地都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但各地仍然秩序混乱。相反,偏僻的陇南,给我一种宁静安定的感觉,抚慰着我早已崩溃的心灵。陇南没有嫌弃我,没有嫌弃我,谁被关进十八层地狱,却用她宽广的胸怀从城市里接纳了我。我来到了武都山区的一个小村庄,这里成了我定居的新地方,让我逃离了灾难!
解放前的武都是什么样子我不太明白,但从身边普通人的简单话语来看,20年前的解放后,陇南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首先,在生活上,当时是人民公社,农村是集体经济模式。传统的耕作方式严重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发展,农民每天的劳动价值只有几毛钱。工作一年了,还是过着半年谷壳的生活。不要说条件差的武都,就算是自然条件好一点的惠城县也好不到哪里去。贫穷是所有农民的写照。有直言不讳的农民告诉我,比旧社会好不了多少!这在当时是很反动的言论,但从没受过教育的农民口中说出,被不搞政治的人听到,就被一阵山风吹走了。
这么说吧,武都作为当时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清代的城市规模,窄窄的街道铺着三石路面,两侧是鱼脊状,排水沟,冬还陈腐,夏还臭。市内建筑以低层瓦房为主,全市没有一栋三层楼,连两层都少得可怜。当时在武都流传的民间谚语是武都有三宝:热、香、咬。热量依据武都所处的地理环境。这座城市位于中国的南北边界上,划分南北边界的白龙江流经这座城市。周围的山脉把县城紧紧地压在一个小而平坦的地面上,空气体不流通,因此热量是必不可少的;臭是那些臭水沟造成的,是滋生蚊子的好地方。这就造成了蚊子肆虐的现象,咬是必不可少的。新市街是武都人引以为豪的标志性建筑,解放前其实是一位国民党委员修建的,但长约100米,两旁是整齐的吊脚楼。
直到十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陇南,也让武都步入了快速变革的快车道。我也受益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来到武都市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节奏,我见证了武都的变迁。
像全国各地一样,改革开放最早的受益者是广大农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农民的枷锁,提高了before/きだよ.的生产积极性土地和以前一样多,但粮食产量逐年呈指数增长。当人们吃了一天的食物,吃了一大锅米饭,武都党政官员最头疼和担心的问题似乎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武都曾经是有名的缺粮县。每年都有数千万磅的救灾粮食从外地转移过来。当时的运输公司靠拉粮养活工人。然而,曾几何时,谷物卡车像梭子一样从公路上消失了。粮食这种最特殊的商品,在改革开放后突然失去了它耀眼的光环,不仅让拿着粮食吃饭、供应粮食的城市居民有些失落,也让靠吃粮食为生的工人、商人感到了最大的损失,这是一夜之间失去的特权的无奈。郊区附近的崔嘉良,是著名的卖血村。有几十户几百人靠在医院卖血为生。现在已经成为武都南山一颗璀璨的明珠。家家都盖了小楼,却开了几十间农舍,给城里的休闲度假者赚了不少钱。远在我曾经定居的黄平乡,哪一个没有几万斤粮食?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房屋在去年5.12地震中受损,家家户户都开始修建抗震性能更好的砖房,光靠国家的2万元远远不够。然而,每个家庭都在修理它们,但它们没有向别人家借钱。这几年,家家都存了点钱。用他们的话说,即使没有地震,他们也会盖新房,而这次地震成了他们早行动的动力!
然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让城市居民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过去,武都市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一万。然而改革开放后,一大批人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古老的县城。在这些人中,不乏有经济头脑的有识之士。他们出现在商业、餐饮、交通、建筑行业,很快成为80年代中期普通工人羡慕的“万元户”。当时工人平均月薪只有五六十元,“一万户一万元”等于一个工人十几年的工资总额。住房商品化使普通人拥有了自己的住房。新的建筑建成了,从80年代的四到五层,到90年代的六到八层,再到新世纪开始后的十几二十层,似乎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房地产缩水,在武都似乎是看不见的,房价也没有下跌。到重庆只要五个小时,比现在走马路多两天。然后我们可以随时去重庆品尝正宗的火锅,就像在法国吃牛排,在日本吃生鱼片一样。
五年,1800个昼夜,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来到武都的十万建筑大军,将在这五年里创造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为武都描绘出一片光明的未来!
标题:[陇文化]陇南礼赞之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访兰
下一篇:[陇文化]给灾区儿童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