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扬州瘦马”泪
本篇文章1149字,读完约3分钟
“扬州瘦马”与马无关。从明朝开始,扬州就出现了大量受过专门训练,准备嫁给富商当妃子的年轻女子。这些女人身材苗条,身材瘦小,所以被称为“扬州瘦马”。大家都知道扬州是个美女,“扬州瘦马”在明清时期就出名了。所谓的“瘦马”,其实就是一个被买卖的二奶的预备队。明清时期,“养瘦马”成为一项巨大的投资,大量的人专门从事这一职业。
“瘦马”的流行与扬州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明清时期,扬州出现了一批富有的盐商。扬州城,繁华,歌舞。有钱人总喜欢一些奇怪变态的消费和审美。在他们厌倦了“丰乳肥臀”之后,“瘦马”就诞生了。
那些大腹便便的盐商周围,有一堆恶心的苍蝇。只要稍微透露一下自己纳妾的意图,那些人贩子就会冲上去。在扬州,有100人从事介绍“瘦马”职业。繁华的扬州城成了二奶的集中营,一批批“瘦马”经过一番严酷的训练,已经销往全国各地。
“瘦马”多为穷人家的孩子,七八岁时被人贩子买走。之后等待他们的是在集中营里长时间的魔鬼训练。“瘦马”之所以瘦,既有天生的脆弱,也有刻意的“饥饿”。根据先天条件,“瘦马”分为369。
清代丁在《续金瓶梅》一书中也描写了“瘦马”。一级资质的女生会被教“弹琴吹笛、吟诗写诗、画围棋、玩两大洲、擦多米诺骨牌、做各种花样”,还有精细的化妆师和体能训练。二等学历的女生也能看一些字,弹一些曲子,但主要是培养会计人才,懂得记账,辅助商人,成为好的助手。三等资质的女生不准读,只学一些女性的红,切,或者“炒蒸酥,做灶菜,套果,各有所长”,培养成合格的家庭主妇。当然,这些煞费苦心的训练,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好买家,以后卖个好价钱。
在“瘦马”的销售中,他们像商品一样挑剔。“去瘦马家,坐下喝茶。牙婆把瘦马扶出来,说:“姑娘,欢迎客人。”崇拜。她说,‘上去吧,姑娘。’去吧。她说,“转过去,姑娘。”转身露脸。她说,“借你的手,女孩。”尽力而为,伸出手,伸出手臂,脱光皮肤。她说,‘相公小姐。’突然偷觑,眼睛瞪出来。说:‘这个女孩多大了?’几岁,说。她说,‘我们再走一遍,姑娘。用手拉裙子,脚趾向外。不过看脚趾头是有办法的,先出去的会大;身高是裙子,但是脚趾先出来,会小。她说,‘请回来,姑娘。一个人进去,一个人再出来。看一家就五六口人,咸如其人。”(张岱《扬州瘦马》)
不是所有的“瘦马”都能成功嫁入豪门。最后,剩下的一些“瘦马”只好送到烟花柳巷。在秦淮河岸边,“杨邦”艺伎大多生为“瘦马”。而那些“有幸”被官员、富商、贵子奉为妃子的“瘦马”,也不一定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那些“养瘦马”的人贩子却赚了不少钱。据《续金瓶梅》记载,一匹一流的“瘦马”可以卖到1520多块银子。“春风十里扬州路”,唱燕舞,肥而粉溢;深夜,没人记得有多少“瘦马”。
(摘自《新世纪周刊》,2007年6月19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扬州瘦马”泪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文摘:过 年
下一篇:[陇文化]文摘:婚姻是块跷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