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散文:又是一年腊月八
本篇文章990字,读完约2分钟
“这是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吃腊八。不要贪恋小狗小猫。腊八之后是年;腊八粥,不能吃,可以吸二十三,炒‘雀儿头’,酥脆香甜,嘴里比年还吃;吃了腊八粥,来年就有好收成了……”每年“腊八节”,你总会想起这些小时候经常说的歌。
腊八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民间节日。据《后汉书·礼记》“腊月为岁末之庆,官民享宴……”打蜡的仪式早在周代就有了,而吃腊八粥则盛行于宋代。南宋陆游的诗《今佛粥多为补,江村更为俭用》,描写僧人给信徒送腊八粥的习俗,一直沿用至今。在陇东农村,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了“年关”,年味越来越浓郁。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腊八节”永远是我最期待的节日,因为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人们从腊月初八的粥爬上了“元旦”的第一步,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到一年中最好吃的东西。腊八节前一晚,家家户户都要在外面放一碗清水,冻成冰。第二天早上,碗里的冰会被打碎成小块,全家人一起分享。传说人吃了腊八冰,一年内不会有肚子疼。另外,全家人要用菱形柳叶把小麦粉或荞麦粉切成“麦穗”,或者捏成各种形状的面团疙瘩,俗称“捏麻雀头”。镇远的农村人也在里面加一些调料,放在锅里炒干,叫“炒雀头”。腊八粥里也要放一点“酷儿头”。腊月初八,天一亮,家家户户都开始吃腊八粥。当时全谷物做的“腊八粥”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山珍海味。咬了一口,香气扑鼻,回味无穷。据说拉巴人吃稀饭和“麻雀头”,意思是麻雀眼睛蒙着,麻雀头疼,来年不会危害庄稼。大人们吃完腊八粥后,开始“扫窑”(陇东居民的住处多为窑洞),即从里到外扫窑洞,驱除厄运,辞旧迎新,准备过年。这一天,孩子们的口袋和嘴里塞满了“麻雀头”,他们变成了一群眼睛蒙着“腊八粥”的快乐小鸟,心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当时腊八粥其实是一种救命粥。
改革开放后,虽然每年都庆祝腊八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的概念逐渐淡化。很多年了,老家原来的腊八粥一直没上饭桌。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八。儿子小时候听我说吃“腊八粥”和“炸麻雀头”,就喊着吃。老婆做的,儿子吃了几口就不吃了,说没我说的香。我在工作中跟同事说了这件事,有同事说:“不要看现在是什么时代。就连麻雀也会变成保护动物,什么‘麻雀头’会被开除?”哄堂大笑。
如今的“腊八粥”调味品越来越丰富,做法也越来越精细多样。人们不再追求它作为“救命粥”的作用,而是追求和探索一种精神上的品味和享受。(联系地址:镇远县委组织部邮编:744500)
标题:[陇文化]●散文:又是一年腊月八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散 文:五谷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