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庄子的嬗变
本篇文章1614字,读完约4分钟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庄子,一个农民,大部分是居住在广阔的狮子袁尚洞穴。白天,我的老乡们去塬上种地,晚上,他们就住在山洞里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家乡刘家坡村,位于广阔平坦的狮子塬中心,距离狮子镇不到2公里。当时村里没有家庭在平原上盖房子,镇上也没有家庭盖房子。每个家庭都住在窑洞里。
我的童年和青春都是在山洞里度过的,至今还记得山洞。当时村上的窑洞,不像山西、延安的砖窑,都是根据地形修建的土窑,有的沿崖,有的坑,有的天井。悬崖边的洞穴是靠着沟壑边的土崖开凿的。坑式窑洞是在山沟附近挖一个坑,把坑的立面挖成窑洞,然后在沟附近的山脊上凿一个洞,留下排水沟;天井洞是在平原上的田地里挖一个方形的坑,像天井一样,然后沿着井的三面墙挖成一个洞。为了防止水淹,在方坑底部挖了一个渗水窑。我们村位于一条延伸1公里的弧形沟边,有点像月亮,沟下自然形成梯田。弯弯的沟边,一个接一个,庄子已经耕耘了40多年。
1963年11月,北方严冬来临,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我们家搬到了刘家坡村,村民们都叫我们“外地人”。我进村的第一天晚上,一家五口住在我父亲的同事安贵叔叔家的斜窑里。窑里有一个黑黑的巴掌大的土炕,铺着一张比康小的席子,中间有个洞,他们就在上面冷冷地睡。三年后,安桂树的三哥从县城高中毕业回到家,想住在我住的斜窑里,所以我们不得不搬到陆左叔叔的老庄子里。庄子主窑年久失修,窑顶已经脱落。有9根长4米的木柱,上面放着三块木板,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架子,支撑着窑的顶部。1972年夏天,雨水很多,下了十天。我家支撑三脚架的主窑漏水了。一天晚上,水在嗖嗖作响,泥浆在飞溅。我妈妈点了一盏煤油灯。我们坐在斜窑里,一夜一夜睡不着。我母亲的脸上布满了眼痕。这个洞穴有一天可能会坍塌,它不能继续生活下去。父亲从东到西借了120块钱,和生产队长商量了很多次,最后选择了一个地方培养庄子。谁知道那是一条闹鬼的沟壑,别的家庭都不想选?我父亲再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就在这个地方建了个“新庄子”,我们在这个新庄子住了10多年。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刘家坡的土地全部承包给农民。当时我家分了8亩地,都种了冬小麦。记得那年夏天,大学放完暑假回到村里,金色的麦浪像大海一样在一望无际的大坪袁尚上荡漾,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在承包地里赶着收割小麦,一派丰收的景象。土地承包后的几年里,刘家坡村年年丰收。家家户户都有一满仓的粮食,屋前屋后的果子都很多。田野边缘的蔬菜新鲜翠绿。村民的各种收入增加了,钱袋也慢慢膨胀起来。一户人家在袁尚建了土坯房。从此结束了世代生活在土洞里的历史,熄灭了过去暗淡的煤油灯,使用了明亮闪亮的电灯。我家也在塬中央,盖了九间土坯房,成了村里的正气人家。再也听不到“外人”的叫声了。
80年代后期,虽然村里建了土坯房,但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受“工人劳动,农民种地”传统观念的影响,老乡们还是在一亩三分地上做文章。村里没人会让十七八岁的女孩在城里擦鞋,二十多岁的人在城里打工。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南方人把理发、做饭、缝纫、擦鞋等服务业带到狮子镇,慢慢唤醒了村民的觉醒。我们村里的姐妹,大男孩,农村的中年人,渐渐加入了大城市。有的在饭店洗碗,有的成为建筑行业的瓦工工头,有的成为工厂技术专家,有的在城市开店铺……城乡一体化,南北沟通,东西沟通,农村的城市人和农村人,极大的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庄子也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变化。以前的土窑被推成了梯田,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一排排的砖房,有的是独一无二的两层楼房,有的搬到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试点镇狮子镇。家家户户都有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辉煌;每个家庭的屋顶和屋顶上都安装了喇叭形卫星接收天线,自来水进入厨房,院子里有银色的太阳能热水器;四轮拖拉机、小型农用车等农业机械停在院墙外,飞驰的摩托车成为年轻人的交通工具。
小庄子的演变见证了自然、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史。
标题:[陇文化]百花:庄子的嬗变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百花:加长最短的木条
下一篇:[陇文化]百花: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