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兰州阮氏雕刻葫芦的坚守与探索
本篇文章944字,读完约2分钟
阮葫芦雕美术馆角。
阮刻葫芦作品。
兰州刻葫芦流传百年。这个一直处于散打状态的地域文化品牌,在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并没有给从业者更多的系统支持。
面对传承创新中华文明、建设的大好机遇,阮的兰州雕花葫芦开始思考在传承中寻找新的亮点和突破口,在坚守中寻求合作。
老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的雕花葫芦一度成为甘肃出口的热门产品。新闻电影制片厂甚至制作了一部故事片向国内外介绍。
在阮琳看来,祖父阮光宇和他在镜头里创办的兰州特殊工艺美术学会,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辉煌。言下之意是兰州的刻葫芦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与阮葫芦画馆、兰州葫芦画院、阮林画室的主人阮琳女士的交谈中,她对阮的葫芦画这种带有阮精髓的民间艺术,除了充满了与生俱来的家族式荣耀之外,还表现出了一些孤独和期待。
2010年4月,阮琳受邀到兰州金城非遗研究所进行传承人的创建和培养时,很多实际问题困扰着她。很多人说: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没人缘。你有活路吗?在阮琳看来,这些话虽然充满了常识,但根本听不到,实际情况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听起来美术馆就在白塔山的东边,但实际上兰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和白塔山隔着一堵墙,很少有上山游玩玩水的游客徒步而来。
但很快,阮琳做出了决定,得失都在百姓心中。对于阮家来说,保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使之成为百年老字号甚至更久,是阮后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于是,阮琳把各种家族成员的代表作品搬离了家,摆满了两面墙的展品,使得当时的种种鄙视戛然而止。
阮琳的倔强,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兰州雕葫芦的创始人、清光绪年间的学者李文宰。在他之前,兰州刻葫芦以花卉、鸟兽、戏剧脸谱等为特色。它们在街上和小巷里出售,供孩子们玩耍。后来,李文宰另辟蹊径,第一次把他的好画好诗放在葫芦上,在相似的同时追求神似。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雕花葫芦变得优雅。
阮林说,随着兰州雕花葫芦的发展,准确的说应该叫兰州雕花葫芦,这个雕花字不可省略,尤其是以微雕花葫芦著称的阮的雕花葫芦,没有这个字,它的意境和韵味都会受损。
从清末到现在,兰州的刻葫芦流传了几百年。说到刻葫芦,兰州人自然会想到王氏、陈氏、阮氏。但阮林说,不管乡亲们怎么称呼,说到底我们都叫它兰州雕花葫芦,因为我们家都不遗余力地继承和发扬这个古老的名字。
标题:[陇文化]兰州阮氏雕刻葫芦的坚守与探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