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腧穴针灸铜人:最早出现于宋代为学针灸重要教具
本篇文章2645字,读完约7分钟
经络和穴位不像人体的身体器官那么容易识别。尤其是对于学习针灸的人来说,熟悉经络的走向和穴位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无法达到针灸的效果。所以学习经络腧穴需要口头和心理指导,或者使用图片和模型教具。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古代文献关于经络穴位的具体位置及其表面特征一般过于简略,传统的雕刻印刷的二维平面图难以准确反映复杂的人体。所以掌握经络穴位最简洁直观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模型。
根据考古资料,现存最早的人体经络模型是1993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双宝山2号西汉墓后屋出土的人体经络漆雕。漆雕人体上标有19条红线,是经络的循环路线。据考证,这个模型制作于汉武帝初年。西汉经络模型虽然没有腧穴,但对于针灸教学来说,标记腧穴并不困难。1982年,河南南阳出土一件东汉针灸陶器,上面覆盖着成排排列的针灸穴位,但表面没有经络。遗憾的是,直到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才出现经络穴位模型的实物发现和文献描述。
历史上,针灸取穴最早的铜人出现在宋仁宗天盛,历时五年。由于针灸方法的名称不同,命滇中人商将《考明堂·王·》中的“气兜经”命名为“气兜经”,整理旧闻,修正错误,写成《同仁穴针灸图经》三卷,由官方出版。在此基础上,他主持铸造了两个铜仁针灸穴位,一个是为医疗官员,另一个是为仁济堂在内科学。天生通人虽然失传已久,但却对中国针灸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明、清乃至民国都将针灸青铜人铸为教具和官方穴位标准。更著名的是明郑桐八年(公元1443年)铸造的青铜人(现藏于俄国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明嘉靖年间的青铜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和清光绪年间的青铜人(现藏于国家博物馆)。此外,日本和韩国也收藏了中国或本国的针灸青铜器。湖北省博物馆还有一个针灸穴位的青铜人。因为针灸穴位的青铜人在文献中没有描述,之前也没有专门的研究,那么针灸穴位的青铜人和天盛青铜人以及正统青铜人有什么关系呢?是仿天盛还是正统青铜人?经络走向的依据是什么,穴位的数量和位置是什么?明朝什么时候铸造的?这些基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回答。
针灸穴位对铜仁来说是什么样子的
湖北省博物馆的针灸师是纯铜的,身高86.5 cm,身高76 cm,肩宽23 cm,胸围(透胸)41 cm,头围(透耳)49 cm,底高10 cm。铜像为明代风格,形象为裸男。共有659个穴位,一侧355个穴位,354个穴名(银辉穴无名称)。孔为深约1 mm,直径2 mm的圆孔,内端为盲孔,刻有孔名。一些双穴的名字在每本书里都是左右的。一些笔画较多的洞穴名称被简化和镌刻,例如,篆写为“朱”,阳关写为“阳”(门关)。双点周围的名字题写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左边的写率谷,右边的写率骨。与宋代王的《铜仁穴针灸图经》中的腧穴数量和名称相比,该铜仁上的腧穴名称和数量与《铜仁穴针灸图经》基本一致,少阳经胆经风市场穴仅够用。从这一点来看,博物馆里的铜人与天生铜人、正统铜人略有不同。另外,铜仁是设计成可旋转观察的,显然便于教学,但没有更多证据表明它是官方标准的经络穴位教具。
铜人是从哪个时代来的
自北宋天盛铜人以来,历代铸穴的铜人大多以此为依据制作,但穴位的命名和排序略有变化,这是判断铜人制作时间的关键。这个博物馆里的针灸师都是明代铸的,但究竟是明初、明中还是明后期,都和经络科学的发展有关。根据该博物馆青铜大师所刻经络穴位的特点,大部分证据表明青铜大师是在明朝中后期铸造的。原因如下:首先,在经络科学史上,足少阴肾经有7种穴位,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对穴位归经的不同理解造成的。这个博物馆里的铜仁脚穴位的顺序是顾然-太西-大中-水泉-赵海-交心-伏秀。这个排名与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赵文炳发表的《铜仁》和《铜仁图》是一致的。其次,本馆同仁祖阳明胃经上的风龙穴位于条口穴内,这种穴位定位在明代赵文炳转载的同仁图中就开始见到。可以进一步讨论文学和实物哪个先来,但不会相差太远。再次,本馆同仁脚太阳膀胱经头部穴位距离头部中线约两寸。这也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流行的《步分之歌》相吻合。这种变化与后脚太阳通过穴位打开后中线两寸有关。最后,本馆同仁经络腧穴主要以北宋同仁腧穴针灸图经为依据。除了上面提到的腧穴的数量和名称基本一致外,有些腧穴并没有采用明朝中后期的整理方法,而是与元代《图经》和《华寿十四经》所记载的完全相同,也与《嘉靖铜仁》相一致。
半跪姿势有利于教学
这个博物馆里的青铜人是半跪式的,这在记载的针灸青铜人中是独一无二的。想必这种姿势的原因是腿脚穴位多,经络路线复杂。如果像其他铜人一样采取站立姿势,很难看清腿部内侧的穴位和经络,不便于针灸教学。这个铜像揭示了这些穴位,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教学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青铜人左手奇特的掌姿与道家的手诀略有相似,其实是中医针灸中中指的同体寸法。所谓“同体寸法”,是中医针灸中的一种取穴方法,将患者中指的长度或宽度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来测量穴位。
针灸有一个演变过程。早期医生取穴的主要方法是用尺量。《金枝玉传》说:今尺比古尺长几寸半,腧穴良莠不齐。《肘后备急方》:灸巨阙,心尖下一寸,按尺量。穴位是脚借助外部刚性量具选择的。缺点是除了古今音阶标准不同之外,不同人体的穴位很难一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大小和年龄增减,才能准确选择穴位。所以在唐宋时期,古人一般采用绳、竹的方法选分。绳子的量以病人的口、唇、脚或两乳之间的宽度和长度为依据,根据绳子折的量取点数。但是绳子有拉伸和延伸的特点,取孔也不准确,所以用竹子代替。但无论是绳量还是竹量,取穴都是非常复杂的。隋唐以来,以灵枢骨督为选穴标准,采用骨骼大小与手指同体寸技术,提高临床选穴的准确性。所谓同体指寸,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随机制定的取穴标准。它是通过将病人的一个或几个手指的某个部分的长度或宽度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来测量点的方法。其中一个是中指一样长。一般中指第二指节一寸。曾有学者认为,同体寸中指起源于明代徐峰的《针灸大全》。事实上,这种技术在宋代已经被采用。比如宋代太平惠民合治方说:取患者男左女右中指,量两条横条为寸。南宋庄绰的“腧穴灸”和文人晚年的“急用灸”也有类似的论述。
在这个博物馆的针灸青铜人的设计中,非常注重骨骼的迹象,他们的胸背肋骨和肩胛骨相当明显。骨性标志是定位穴位的重要标准,重要的标志性穴位往往分布在关节的凸起或凹陷处。除此之外,只有韩国德岛宫的针灸青铜器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江户时期青铜器。
(作者曾攀,湖北省博物馆展览部馆员)
标题:[陇文化]腧穴针灸铜人:最早出现于宋代为学针灸重要教具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