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谁给世界一曲“平安夜”
本篇文章3705字,读完约9分钟
每年12月24日晚,几乎世界每个角落都响起“平安夜”的美妙旋律。此时此刻,我们星球上亿人将欢唱这首感人的圣诞歌。即使在平时,世界各地也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在不同的场合唱这首歌。英国著名现代音乐史专家、剑桥大学教授爱德华博士在一次演讲中强调,近170年的历史证明,《平安夜》是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一首给无数人带来温暖和快乐的歌曲;这也是继《祝你生日快乐》之后,世界上最流行的美丽歌曲。鲜为人知的是,真正的词曲作者,世界上最著名的流行歌曲之一,一直是个谜。长期以来,欧洲音乐界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词曲作者,很多人自称是其无可争议的真正作者,这在世界现代音乐史上造成了极大的谜团。
1996年7月20日,一些奥地利专家经过严格、彻底的考证,终于确认了《平安夜》的真实作者。这是当代世界音乐史上值得纪念的一页。更有趣的是,在考证的过程中,发现在诞生、流传和作者寻找的过程中,有很多精彩的奇闻轶事。在人类歌曲的历史上,难得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有趣的歌曲。
小老鼠制造了一场大灾难
1818年12月23日,欧洲中部和南部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一早,来自奥地利萨尔茨堡的31岁风琴手弗兰茨·克鲁伯(Flantz Kruber)兴致勃勃地穿过厚厚的积雪走进圣尼古拉斯教堂。他是村小学的校长兼音乐老师。这时,他想练习晚上在平安夜举行的弥撒仪式上演奏的音乐。
没想到,当他按下键的时候,风琴传来的不是音乐,而是漏气,这不免让他失望。克鲁伯已经忙不迭地检查了很长时间,但仍然找不出症状。这时,他的朋友,26岁的莫尔神父走了进来。摩尔听了克鲁伯的叙述后哈哈大笑。笑够了之后,他把克鲁伯带到放着风琴提供的皮风箱的房间。他指着旧手提箱上的一个洞说,秘密就在这里。今天一大早来到教堂,发现风琴突然漏水,也很奇怪。我和你一样,找了很久,也找不到原因。我突然想起昨天我看见一只老鼠跑进了教堂。我想知道它是否做到了。看看它,它就发生了。看,这个洞边上有老鼠的牙印!克鲁伯突然看起来像一个泄气的球。
风箱上有个洞,可以修。你为什么这么着急?摩尔怀疑地问道。你说得容易!修复后,只有技术高超的专业风琴手才能做到不漏气不留声。你不知道只有维也纳有这样的技术人员吗。但是已经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了,人们正忙着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做准备。谁有空?退一步说,就算有人愿意来,也晚了。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创新。明晚,没有音乐,将是独一无二的。摩尔想了想说。
平安夜的弥撒上没有音乐!这是我们的村庄,从巴伐利亚公国时代就存在了。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先例。你我都将是800多年村史的罪人!亏你想得出来!克鲁伯的声音更响了。
看到曾经是他老师的克鲁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摩尔感到不安。他想缓和气氛。然后他犹豫了一下问:要不要读一首我刚刚写的小诗?
现在谁有这个想法?克鲁伯回答道,但他仍然从他最喜欢的学生那里接过这首诗,读了起来。谁知刚读了几节,他就被感动了。爱标新立异的摩尔不失时机地说:能不能当歌词,改编成歌,弹吉他,组织孩子一起唱?克鲁伯的创作灵感来了,他兴奋地大喊:“对,也许我可以配一首不丢脸的歌!”我带回家试试!
大为惊讶,喜出望外
回到家,克鲁伯立刻在钢琴前坐下,重新背诵了一遍那首没有标标题的诗。这首美妙的诗突然让他感到幸福。他立即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完全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仅仅过了一个小时,他就结束了音乐。
下午,在神甫安静的书房里,唱诗班的12个男孩女孩站成一排,在摩尔的吉他伴奏下开始了合唱的排练。这些孩子不愧为这个著名的当地音乐村的顶级儿童之声,他们很快就演唱了这首新宋立科的歌曲。现场效果好到Kruber频频点头,激动不已。快乐的平安夜来了。高高的圣尼古拉教堂的尖顶上,一遍遍响起悠扬的钟声。教堂里充满了欢乐和兴奋。数百支蜡烛被点燃,并用松树和冬青树枝制成的圣诞树装饰。像往常一样,树上挂满了圣诞老人给孩子们的礼物。村里的男女老少也按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挤在一排排木凳上,等着听《圣母院颂》,身边还伴着一个他们早就认识的管风琴。
在温暖的烛光下,克鲁伯和摩尔各抱一把吉他,领着孩子们,走上前去,站在祭坛前。哎,怎么和几百年的老规矩不一样了?大家面面相觑,惊讶不已。随着琴弦的拨动,动人的音乐和清新的歌声开始在古老的教堂中回响。一切都是那么遥远,安静,神圣,高贵,温柔,缓慢,喜悦,激动。这与平安夜特有的美妙氛围完全一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独特,让人耳目一新,让人惊喜。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这种独特而美妙的音乐深深打动了。
唱完了。观众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一致高呼:再唱一遍!然后,吉他又响起来唱歌了,人们忍不住跟着哼唱。然而,在一首歌的结尾,人们仍然不满意,他们再次喊道:“就这样。”合唱团七次感谢幕布,直到孩子们的声音嘶哑,人们才停下来。最后,仍有心情的人拥抱克鲁伯和摩尔,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们扔进空。
钢琴修理大师视天才为废纸
演出非常成功!克鲁伯和摩尔当然很兴奋。然而,他们没有把音乐送到出版部门出版。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是一部应对之作,在发表之前应该仔细推敲权衡。但很快,摩尔作为神坛上的后起之秀,被选入维也纳大学神学系学习。
维也纳大学成立于1365年,以严格的学术而闻名。在学习期间,摩尔没有时间细说这首歌的歌词。另一方面,克鲁伯却没有精力完成曲子,因为他病得很重。不久,他不幸得了健忘症,记不清唯一的分数在哪里了。这首才华横溢的歌曲似乎要被搁置了。
第二年,1819年春天,奥尔勃斯豆腐村的村长终于请来了当时奥地利最著名的钢琴修理工之一卡莫·莱尔,请他修理去年被老鼠咬的那个洞。这位快乐的老单身汉有独自工作的习惯。来到关的皮室后,婉言谢绝了村长的陪伴。一个人哼着歌找漏洞,很快就找到了,因为洞里插了几张卷纸,比较醒目。他一看,发现是一本写得很烂的无题歌本,就扔了。消息灵通的老前辈看过无数的乐谱,甚至欧洲著名音乐家的手稿也看过不少。
所以,他并没有把这几张纸当回事。
穆勒戴上老花镜,开始小心翼翼地修理。当太阳落山时,他终于补好了那个洞。他下楼到琴房,试了试音,满意地笑了笑,打算收拾工具。他一进皮室,就惊讶地发现一只巨大的老鼠,津津有味地吃着村长刚才送来的精美蛋糕。
吃饭前我会向你致敬!混蛋!老匠人说完,抓起大掌就打。没想到,老鼠突然逃得无影无踪,手上却沾满了奶油。我该怎么办?找张纸擦擦手。他记得他刚刚扔掉的那几张纸。于是他从角落里捡起来擦了擦手。他实在饿了,就摘下眼镜,拿起一块没有被老鼠糟蹋过的蛋糕,吃了起来。
夕阳的余晖透过这座历史建筑的古色古香的窗户照在这些歌曲上。穆勒有吃零食的时候看乐谱的习惯,就按照乐谱随便唱。没想到,他没唱几句,凭着自己几十年灌琴生涯所培养的艺术修养,马上敏感地意识到这首歌与众不同,很有趣。
他干脆放下好吃的零食,戴上眼镜,认真看书,认认真真唱歌。突然,他拍了拍桌面:这绝对是天才!唯一的不足就是有些歌词被老鼠啃掉了。他想了一下,然后自言自语道:“好的,我带去维也纳让人知道。”。
穆勒发现乐谱上没有词曲作者的签名,于是在教堂门口告别村长时,他问:你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吗?当时已经是黄昏了,老村长视力不好,也没戴老花镜。虽然他眯了一会儿眼睛,但还是什么也看不见。村长推着船,做了个个人感觉:不知道。如果你感兴趣,它就是你的。
毕竟,历史是正义的
回到首都后,穆勒补充了一些遗漏的文字和注释,并加入了歌曲《平安夜》。然后,他把复制的歌曲发给了他在欧洲认识的几十个乐队指挥。这位诚实的长者没有贪婪自己的优点,而是在作者的专栏中匿名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两周后,许多欧洲乐队开始排练这首独特的圣诞歌曲。一个月后,《平安夜》出名了。摩尔和克鲁伯很快了解到他们的合作已经被广泛传播。但是他们当时没有申请署名权。他们都认为在当时对传送门有着深刻认识的欧洲音乐界,两个小人物的名字会阻碍这首歌的传播。另外,有些人(当然不知道自己是钢琴修理工)对原作做了改动,没必要为了签名问题打官司。当然,在他们熟悉的亲朋好友和老乡中,他们并不否认这首流行歌曲是他们创作的。
这首歌流传越来越广。到19世纪60年代,“平安夜”已经传遍了欧洲、澳大利亚和北美,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甚至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在歌唱。奥匈帝国负责音乐的部长下令调查这首为帝国带来荣誉的歌曲的原作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人异口同声地声称他们是《平安夜》真正的歌曲作者。结果调查得不到有说明的公布结果。后来欧美很多音乐史专家对《平安夜》的作者进行了研究,但没有得到一致的权威结论。有专家认为是克鲁伯、摩尔、穆勒一起做的。有人认为是克鲁伯和摩尔。很多专家认为作者是别人。总之,众说纷纭。
1996年1月,奥地利音乐学院的专家利用电脑对19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的所有相关档案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分析。经过将近半年的艰苦探索,他们终于确认,这首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歌曲之一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克鲁伯和摩尔。至于老穆勒,他在创作中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当然,他的沟通作用也不容忽视。
这样,欧洲音乐史上这个百年未破的案子,可以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毕竟历史是正义的。
标题:[陇文化]谁给世界一曲“平安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