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中国小剧场三十年 孟京辉:最大魅力是可以胡来
本篇文章1663字,读完约4分钟
30年前,1982年9月19日,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在北京诞生,引领形式探索热潮。在随后的市场低迷中,小剧场戏剧以灵活的形式和内容扭转了潮流。如今,小剧场戏剧已经成为城市白领日常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回头看看中国小剧场戏剧发展的尘埃和名气,也很有意思。
相同的问题和答案
1.小剧场剧对你有什么魅力?
2:你对小剧场的理想是什么?
3.中国小剧场戏剧的未来在哪里?
●孟京辉(导演)
A1:可以瞎折腾折腾。
A2:小剧场1万个。
A3:未来在于我们。
●袁弘(生产商)
A1:小剧场是自由灵活的代名词,可以实现各种创意。从观众进入剧场的那一刻起,就是创作者的整体创作。
A2:有机会我会继续做小剧场。我希望管理者是社区边缘的普通人,包括水工人、保洁人员、退休教授。有政府补贴最好,但不要控制太多。
A3:我觉得小剧场更大的未来不在于商业,而在于通过小剧场艺术来交流思想,聚集力量,希望每个城市和社区都有三五个小剧场。票价很低,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东西。
●黄盈(导演)
A1:小剧场商业运作灵活,艺术创作多样,这是它相对于大剧院的优势。我不认为和观众亲近是一种魅力。
A2:我在小剧场做过很多尝试,回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回忆。然而,在小剧场里疯狂地打形体,并不是我的理想。你想表达的才是最重要的。
A3:对我来说,小剧场戏剧的未来也是中国戏剧的未来。不管剧院的大小,都像一幅画的大小。可能价格不一样,但是没有高低之分。
●田(戏剧理论家)
A1:小剧场话剧不仅有艺术魅力,还可以做得更适合国情,更符合中国观众的需求。90年代初,北京几乎没有剧可演,观众损失很大。1993年,我下定决心举办“中国小剧场戏剧展览暨研讨会”。在筹备过程中,曹禺先生的意见是,先从它入手。第一个是打破小剧场只能演前卫剧的模式。
A2:小剧场应该是大都市的景观,像纽约和伦敦。
A3:戏剧的未来在基层。
●徐昂(导演、演员)
A1:受限于座位数量,小剧场戏剧永远不会成为资本和名利最令人垂涎的市场,这在物质上保护了它的纯粹性。
A2:我的小剧场理想是说一些我们不知道的话。
A3:小剧场和大剧场的未来都取决于剧本。这是一部让我们记住三十年前的今天的优秀剧,三十年后也是这样。
入门知识
小剧场的来源
小剧场戏剧产生于19世纪末。1887年,法国剧作家安托万在巴黎组织了“自由剧场”,以反主流、非商业性、开拓性、实验性的方式出现,被认为是西方小剧场戏剧运动的开端。
小剧场的特点
与传统的框架舞台剧场相比,小型剧场具有以下具体特点:
1.观众少:不到500席,几十席正常。
2.曲目少:60-90分钟,人物有限,无大场面。
3.看和演的关系比较灵活:大多是三面和四面的平台。
小剧场的分类
1.《黑匣子》剧场:有固定的演出场所。
2.更灵活不规则的表演场所:仓库、病房、教室、酒吧等角落。
大事记
1982年,林兆华的《绝对信号》在北京人民艺术舞厅首演。
1989年,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小剧场戏剧节,包括中国第一部荒诞剧《屋里的猫头鹰》在内的13部戏剧参加了展览,掀起了“探索剧”的热潮。
1991年,热门剧《留守妇女》在上海上演,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创下了连续300场演出的纪录。
1992年,的《想起范》上演,其表现手法引发争议。
1993年,“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肯定了通俗戏剧的意义。
1994年,牟森在“零档案”演出,之后参加了14个国际艺术节。
1999年,《恋爱中的犀牛》在孟京辉首映,成为先锋爱情经典。到2012年,它已经表演了数千场。
2000年埃内斯托.格瓦拉的首演在知识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从2001年到2003年,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和北京人艺青春出道剧展先后引进了顾磊、黄盈、赵淼等年轻的戏剧导演。
2005年,西小堂成立,推动了“白领剧”,逐渐成为市场的黑马。
2008年孟京辉蜂巢剧院成立;由北京边缘艺术节创办,第三届后更名为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编剧/新京报陈然
顾问:田、童、宋宝珍、胡伟
标题:[陇文化]中国小剧场三十年 孟京辉:最大魅力是可以胡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