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导演郭宝昌侃微电影:小制作背后要有“大精神”
本篇文章1203字,读完约3分钟
原标题:导演魏微电影:小制作背后必有大精神
别看微电影,什么都小,投资小,制作小,故事小。他们背后有伟大的精神,我们要给微电影注入伟大的精神。曾执导过《大宅门》等影视作品的郭宝昌最近在上海接受独家采访时说。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上,将近80岁的郭宝昌担任了评委会主席。他与秦毅等几位老艺人一起,密切关注新人的新作,并投入大量精力研究近年来社会各界制作的微电影。郭宝昌说,微电影代表了时代的潮流,鼓励更多的普通人拿起相机,尝试创作电影和电视剧具有深远的意义。
科技进步让电影不再神秘
如果说回到二三十年前,电影一直是贵族艺术,对普通人来说充满了神秘感。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壁垒被打破,门槛被降低。普通人也可以自己拍摄和剪辑电影,至少是微电影。郭宝昌说。
他为参加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80位入围者一一写评论,感觉影视创作一定要与时俱进。参赛作品中有王小帅、侯勇、黄波等业内知名人士的业余作品,也有残疾人和青少年的影视处女作,其中最年轻的导演只有10岁。郭宝昌表示,这一变化令人欣慰,这与技术门槛的降低有关。
缩微胶片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
微电影本身,就是讲出来的。非常欣赏微电影《阙》,该片获得首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他说,阙碗、阙壶等传统手工艺品看似只是一种技艺,但从普通人的角度制作微电影,已经超出了手工艺品本身的文化意义。
郭宝昌对此写了三页的评论。在他看来,虽然长篇电视剧和电影的容量巨大,但微电影的拍摄更具先锋性和实验性,更关注现实。虽然短,小,微,但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无限的潜力。
他还说,在微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初出茅庐的新面孔,有的是戏剧学校的学生,有的甚至没有任何面对镜头的经验,但在一些原路人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真无邪的东西。这种气息在今天很多所谓的名人身上是没有的,微电影可以让我们重新找到一种健康清新的美。
希望拍一部百年文学微经典
谈到自己的创作,郭宝昌说,受年轻人参与公益微电影节的热情影响,他不排除将来尝试在微电影中发挥带头作用。比如他说,鲁迅写了一部微小说《一件小事》,描写我和马车夫面对车把触碰过路人的老太太和皇后的不同反应,来表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短短的千字文字,其实是微电影的好剧本。
在今天的文艺创作中,微小说、短篇小说、随笔等短篇经典都可以通过拍摄门槛较低的微电影来复兴。除了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也可能成为微电影的命题作文。他认为拍摄微经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史,在复兴经典的同时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精神。(徐小庆)
1月26日,从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会议上获悉,我省已建立森林、湿地、野生动物和沙漠等49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32个,县级1个。总面积805.4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9%,保护了全省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和80%的湿地。
标题:[陇文化]导演郭宝昌侃微电影:小制作背后要有“大精神”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