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观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回到童年的漫长一生
本篇文章1461字,读完约4分钟
“我14岁的时候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然后我就像个孩子一样学了一辈子画画。”他说这话的时候,毕加索已经上了年纪。他小时候受过正统的学术教育,没有机会自由绘画,所以他用一生的时间在画室和画笔中寻找童年失去的自由。昨天,“毕加索2011中国展”在世博园中国馆正式开幕。在法国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62幅画作中,《赤脚女孩》最早创作于1895年,当时毕加索14岁,最近的一幅是1971年的《星期日》,当时毕加索90岁。借用毕加索博物馆馆长安娜·巴达萨利(Anna Badasaly)的话来说,这62幅作品勾勒了毕加索漫长的绘画生涯,追溯了70岁的时光,追溯了他渴望回到童年的漫长旅程。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南部沿海城市马拉加,被视为破坏者和颠覆者。他自己说,“我反对一切”,“一幅画就是毁灭的总和”。1906年,他从高更的热带主题和古代伊比利亚原始雕塑中获得灵感,并从塞尚那里窃取了解构自然的几何法则。他的绘画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呈现”取代了“再现”。符号传达了特殊的感知,比现实更重要。这次展出的《男胸图》、《女胸图》和《四分之三裸女》都是他在1906-1907年间创作的,酝酿了震撼人心的《阿维尼翁女孩》,在巴黎掀起了立体主义的风暴。
1925年,毕加索的画自《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创刊以来,每一期都有刊登。此时,现实在他的画笔下土崩瓦解,支离破碎,“我所坚持的是实现超现实的相似”成了一个革命性的口号和口号,“画家只有通过符号才能表现自然”。结果,肖像在他的画布上奇怪地变形了,仿佛曲线在永恒的波动中勾勒出了三维空:崩溃后的平面世界。女人的五官堆积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上,这就是1927年的“扶手椅上的女人”;雕塑家的左面和右面像第一个四分之一月和第二个四分之一月一样偶然拼凑在一起,就像一个被打开变成一张扁平纸板的立体盒子。这是1931年的雕塑家;还有一个女人的手简化成了茄子的形状,这就是1932年的《红椅子上的女人》。
世界说他多变。他一生都过着几位艺术家的生活,成了活的绘画百科全书。然而他对自己说:“我好像站在一个两边都是镜子的走廊里。镜子无限复制我的影像,是过去的镜像,未来的预言,现在的真实的我。你只是用不同的面孔看着同一个我。”
我们应该记得,他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走上绘画道路的孩子,父亲是美术馆的研究员。他14岁的画作《赤脚女孩》显然受到了西班牙画家贝拉斯克斯的影响。在昏暗的光线和阴影中,椅子和地面之间的关系被隐藏了起来,红色是这幅画的主角,女孩的裙子。在他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总是带着这幅画,不仅因为他自满于自己14岁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还因为它是他一生创作的“源泉”。1915年后的十年,被认为是他“回归秩序”的古典时期,他抄袭了安吉尔、伦勃朗等前辈,更多的是模仿。然而,在1925年,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威拉·盖茨在创作上的印记。1957年,当他76岁的时候,他重画了《贝拉加斯的女仆》。后来,他把他的笔触延伸到伦勃朗、提香、戈雅、德拉克洛瓦和马奈。这些画是他对曾经启迪过他的经典的重新审视,他也在他的画中以一种极端的解读方式写下了一段绘画史。
《模仿》中,马奈大胆奢华的色块与毕加索超现实的漩涡曲线相遇,抽象极简的几何人体沐浴在印象派的光影中。因为情感和形式的奇怪混合,这幅画让人无法移动眼睛。毕加索注视着时代变迁中绘画的伤痕。这个毁灭者被Cocteau描述为“天才拾荒者”,他心中真正的梦想是一个伟大的综合体——作为绘画史的继承者。
刘清报纸
标题:[陇文化]观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回到童年的漫长一生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