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外国文学阅读三十年:纯文学的读者减少了
本篇文章1005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刘晶)文学的盛行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个独特景观。文学期刊和书籍辉煌一时,至今仍被许多作家和编辑铭记。面对现状,在最近举行的《外国文艺》出版30周年座谈会上,一家纯文学杂志的创办人表达了“纯文学读者萎缩”的感觉。
创办于1978年的《外国文学与艺术》杂志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80年代,外国文艺作为先锋,引进了荒诞、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劳伦斯、萨特、纳博科夫、川端康成等作家被“引进”给中国读者。到目前为止,该杂志的许多作家仍在中国首次推出。
《外国文学艺术》作为一份宣传当代外国文学艺术的杂志,镌刻了一代人的文学记忆。据作家陈村说,当时报摊上甚至出现了“一本书难找”的情况。一时间,《外国文艺》成为年轻人手中的“先锋派”杂志;赵称之为“闪耀一代作家”。其现任主编吴红介绍说,当时“最高销量可达10万册以上”。
在中国历史上,80年代被称为纯文学的“黄金时代”。在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广阔的文学领域第一次向人们开放。一些介绍外国文学的杂志,和《外国文学艺术》一起,为年轻人打开了外国文学的视野。
与20多年前的盛况形成对比的是《外国文艺》今天发行不足4000册,难以创收的尴尬局面。“90年代以来,了解外国文学的渠道增多了,对老一辈外国作家的介绍也更加细致了。在新一代作家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中,杂志的销量逐渐下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文学思潮和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无形中与外国文学市场背道而驰。80年代传遍中国的年轻一代文学,现在有“愤青”和文艺青年做“继承人”。甚至有文艺爱好者评论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阅读潮流,经历了“80年代的精神阅读,90年代的物质阅读,新世纪的个体阅读”的变化。而“精神阅读”是纯文学的写照。
《外国文学艺术》并不是唯一面临困境的文学杂志。去年,介绍外国通俗文学的杂志《翻译》停刊。即使在中国当代文学杂志中,生存困境也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纯文学也陷入了在线阅读和读者分流的挑战中。
在座谈会上,年轻人作为文学书籍和杂志的主要消费者,再次被提到了舞台前。面对年轻人对一些外国文学书籍的追求,陈村提出,类似《哈利·波特》的外国文学也应该适当连载,以满足购买力强的年轻一代读者的需求。其他作家也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对杂志的封面、目录、定位等提出了改革意见。
“杂志一定要经常提到,等后辈发了这本书还在的感觉就来不及了!”作家陈村说。
标题:[陇文化]外国文学阅读三十年:纯文学的读者减少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