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1-11 08:16:02 阅读:

本篇文章4830字,读完约12分钟

核心提示:当代文学不可避免地处于边缘。然而,文学在中国曾经代表了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数百万人被缪斯的光影所眩惑。

如今,文学不可避免地处于边缘。然而文学在中国曾经代表了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无数人被缪斯的光影所眩惑。

梳理中国文学30年,有必要提一下《收获》。

1979年1月,《收获》第二次再版——30年的收获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全程,见证了30年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兴衰,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重生。在重新出版之初,《收获》以个人面对现实的勇气、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对人性觉醒的探索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境离开了版面。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上海的早晨》、《大墙下的红木兰花》、《囚徒李同中的故事》、《蹉跎岁月》、《人到中年》、《人生》、《美食》、《先锋文学专刊》开始,小说的叙事和语言探索对文坛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都是突破。

继承了五四时期现代的“新民”和“狂人”,从英雄到神到凡人,到人性的真正觉醒,到“寻根派”对现代性及其在文化语境中的身份定位的困惑,再到文本迷宫中人类身份的消失、失落和标签化...写作作为人类灵魂的记录和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方式,不仅记录了中国人30年的心路历程,而且

【30年写作】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核心提示:严格来说,新时代的文学不是从文革结束的1976年算起,而是从1978年算起,“因为文学的‘复苏’是以今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

严格来说,新时期的文学不是从文革结束的1976年开始,而是从1978年开始。“因为文学的‘复苏’是以今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的。”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对抗战以来形成的“战争文化规范”的否定。但是,极端“左”的思维和几十年来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在一夜之间消失。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大墙文学等每一个新的创作和理论探索。,会引起强烈的反响和争论,甚至重新获得“批评”的声音。然而,与改革开放的不可阻挡的政策一样,作家对社会和历史的文学探索、反思和批判在读者的支持下翻开了新的篇章,这也使80年代初的文学充满活力,五四新文学的传统逐渐复兴。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1979年再版后在《收获》第一期发表的重量级作品是《上海的早晨》(第三部),这可能预示着命运多舛的中国即将走出这场政治运动的黑夜,迎来新的早晨。175万字的《上海晨报》是作者在新中国经历了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于17年精心创作的。选择《上海晨报》(第三部)作为嘉实重新发行号的重量级作品,可能是1957年《嘉实的血》的延续,而《上海晨报》(第一部)是那一年在《嘉实》杂志上发表的。然而,就像《收割》在过去20年间在“停刊”和“再版”之间徘徊一样,《上海晨报》三部曲(第一部)于1957年在《收割》出版,1958年出版后,直到1979年小说才最终完整地呈现给读者,历时20多年。《上海晨报》的经历只是中国文学和作家的一个缩影。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丛的“长城文学”不胫而走

丛在“文革”后的第一部重要作品《长城下的木兰花》在《收获》复刊后的第二期发表,“长城文学”也不胫而走。小说约6万字,描写了共产党员在共产党的监狱里与“四人帮”斗争的故事。这部作品的点睛之笔在于作者说,没有人敢说:毛泽东是人,不是神!当时,“两个凡是”仍然占据着中国的政治和思想界。该杂志重新出版后不久,《长城下的木兰花》一期就从最初印刷的一万册飙升到后来的几十万册。“我写《大墙下的红玉兰》的时候,是我结束了犯人20年的生命回到北京的时刻——1979年1月6日乘夜车离开山西。”丛未夕告诉早报。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收获》出版后,小说《长城下的木兰花》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麻烦,出版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人写信指责编辑部,给反党小说开了绿灯。“最让我吃惊的是,在那个夏天,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封读者来信。绝大多数信件赞美作品对生活的真诚和作者的勇气;但也有几封信指责我“颠覆无产阶级专政”。某知名文学杂志编辑也给Harvest写了一封信,说我像《解冻文学,苏联》里的爱伦堡一样反党反社会主义。”丛说:丛在接受《晨报》采访时回忆起30年前这部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时,还说他手里的一份材料还记录了当年他所在的劳动改造单位专门为他的小说《大墙文学》举行的评审会。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我曾经对我的朋友刘绍棠说:我准备回到劳动改造队."丛回忆道。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在中国汹涌澎湃,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几十年来的极左思想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中不愿退位。“文革”后,新时期的文学不再是“八亿人是高尚的人”,“但要冲出过去的阴影,真的很难,很难。”然而,在丛看来,写出《长城下的红玉兰》是历史的必然。“就算不是我写的,苦难的知识分子也会写这样的小说。当时一些政法机构就想封杀《长城下的红玉兰》。也是历史的必然。”但丛也在《晨报》上承认,如果没有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后来的轰轰烈烈的贯彻执行,“别说我的文学命运,我真的可能再次走进大墙。”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张康康唤醒热爱生命的权利

再版后的第一期《收获》还收录了刘《的等待权》。无独有偶,在重新出版后的《收获》第二期,又出版了一部“权利”小说——女作家张康康的《爱的权利》。长期的极端“左”倾路线折磨着人们的精神和身体,包括剥夺人们拥有美好爱情的权利。1969年,张康康从南方的杭州插队到黑龙江的农场。八年的农场生活极其艰难。“但最困难的不是物质生活条件,而是他对文学的热爱无法理解的令人窒息的环境。我来自谣言和诽谤。伤害我的人有的是嫉妒,有的是当时不可避免的。我深深的恨这个扼杀一个人纯真愿望和感情的世界。《爱的权利》是我自己的感受写成的。”张康康回忆说:“在过去的十年里,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情愿地抛弃了他们(爱情)。人往往爱不到自己爱的人,爱不到自己热爱的事业,爱情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依然顽固存在。即使因为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罗志诬告。最常见也最可悲的是,爱情变成了可以换来商品的廉价物。粉碎“四人帮”后,人们并没有立即恢复对生活的热情,愤怒和眼泪仍然存在,阴影并没有在地球上消失。这到底是为什么?随着频繁的政治运动,人们几乎忘记了热爱生活和展望未来的权利。塑造书背的时候,想唤醒新时代的爱。如果没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爱恨情仇和更清晰的认识,你的工作能给别人什么?”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远在黑龙江的张康康,1979年初将手稿交给《上海文学》。“当时《上海文学》的主编是茹志鹃,但她建议我把小说交给嘉实,这部小说在嘉实出版后确实引起了更大的反响。”回忆起与嘉实30年的友谊,张康康说,印象最深的是80年代的编辑孔柔“密刷刷写了一封修改书”

陈蓉的“浩然”作家成功地扭转了局面

陈蓉,一位在文化大革命中成名的女作家,曾经被认为是一位“令人敬畏”的作家。她的小说《常青树》,发表于1975年,成为当年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就像郝然的《晴天》,她的小说也被“四人帮”用作阶级斗争的工具。“但是,《常青树》描写的是一群中层人物,所以小说一时无法出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蓉从京郊回到城里,在中学教俄语。不像“文革”中大量红紫的作家,他们在新时代消失了,也没有放弃写作。“因为‘文革’中问心无愧,所以1978年写了《永远的春天》。”《永远的春天》描写了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的老干部韩,标志着作家走出了极端的“左”倾路线,重返文坛,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道路。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然而,1980年《收获》第一期出版的《人到中年》,对陈蓉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这部小说在当时有很强的社会影响。那期《收获》成了当时最紧俏的读物。“后来刘跟我开玩笑说,《收获》第一期1元,小说名《人到中年》每个字2分钱5分。”陈蓉告诉早报。

《人到中年》主要描写眼科医生陆文婷的性格和命运,以反映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中年知识分子的问题。一方面,中年知识分子是社会工作的骨干;另一方面,他们超负荷工作。关于小说的巨大社会影响,陈蓉告诉《晨报》:“这是因为《人到中年》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题的小说。我最早的小说都是关于农村的。一方面是抗战时期随国民党法官之父投靠四川农村,后来下放农村多年。我熟悉农村,有感情。后来写了《人到中年》等一系列知识分子小说,也和我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关。”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写《中年》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家里“失业”了。“我写《永远的春天》和《中年》的时候,没有工作,借了很多钱。《永远的春天》出版的时候,我收到杂志的稿费就开始还债了。可以说我当时是一个真正的‘职业作家’。”小说出版后,随着同名电影的上映,在社会上的影响更大。“这部电影制作于1982年,但要到一年后才会上映。”陈蓉说:“审查这部电影时,我陪同中央领导人胡乔木审查。他建议我修改结尾部分,我拒绝了。”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冯骥才从良心和内心写小说

当年《收获》第二期,冯骥才的中篇小说《传花之路》也出版了。作为刘的追随者,冯骥才的中篇小说是“伤痕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之一。《传花之路》写于1978年夏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栋小楼里。当时很多像我这样的文艺青年都在那栋楼里写作,大家出钱。例如,叶欣也呆在那里。”冯骥才告诉早报。自刘《班主任》出版以来,包括冯骥才在内的一大批青年作家受到了启发。他们觉得一个解冻和破冰的时代即将到来。”当时的社会风气一定要突破思想禁锢,一定要有一批人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来自我们个人的良知和内心。看到刘的《班主任》,我深受感动,决定写一部这样的小说。"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传花之路》原名《创伤》,写出来后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这部小说在出版社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茅盾当时当场肯定了小说。他支持这部小说,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即便如此,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出版。"

正在这时,《收获》的编辑李晓林打电话给我。“我不知道她是巴老的女儿。然后我把小说手稿送到上海,她给巴金看,巴金也支持。然后那一年,《收获》发表了我的两部中篇小说《传花之路》和《啊》

但冯骥才表示,就他个人而言,《啊》是《收获》重新出版当年(1979年)出版的两部作品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它揭露了文革的残酷,更文艺。看完之后,穆峰告诉我他一夜之间就完成了,他觉得浑身发冷。但是,他后来在会上委婉地说:真希望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叶欣的虚度岁月与知青文学的高潮

那一年,《收获》最美丽的“年轻”作家无疑是叶欣,一个生活在贵州农村的上海人,他的“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开创了他的知青文学,发表在当年的第五、第六期。小说的新颖之处在于,它以爱情为主线,描绘了几种类型的知识青年的性格、理想和命运,描绘了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与当时流行的“控诉”风格相反,但对农村的浪漫描写后来受到了怀疑。谈到这部小说在《收获》的出版,叶欣向《晨报》回忆说,“1979年初,我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他们的主编韦君宜谈过。她正在读刚刚重新发行的《收获》。这时我才知道《收获》已经重新发行了。而我在1978年底刚刚完成小说《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不久,叶欣从北京回到贵州农村,然后把手稿送给熟悉的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辑。“编辑一直对我的工作持乐观态度,并向《收获》的编辑肖伟推荐了这份手稿。”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但叶欣更重要的小说《我的时代》很快就在《收获》上发表了。“小说的原名不是这个。编辑说年底再发小说,再想想。刚好,那年我要去北京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的文学研讨会。一天早上,当我在散步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首诗——空,首都能满足你多久?它使时间很容易浪费。我觉得“浪费”这个词特别贴切这部小说,然后我打了电话。

[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叶欣没有想到的是,在《收获》出版期间,它创下了杂志发行量的最高纪录。“嘉实上半年出版时,嘉实印刷了50多万册。1980年下半年第六期出版时,《收获》已经上映了。”《蹉跎岁月》掀起了知青文学的高潮。

标题:[陇文化]《收获》与文学30年:一切从《上海的早晨》开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