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山村校园
本篇文章1665字,读完约4分钟
去年9月29日,我接到年家沟小学王校长的电话,说学校要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邀请我参加。进入年家沟,山下的校舍在村寨建筑中鹤立鸡群,教学楼顶上的彩旗在猎猎,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悠扬的“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回荡在群山深处。
记忆中的年家沟小学,比不上现在的校园。站在学校门口,电子门缓缓打开,校园西侧矗立着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楼门口的电子屏幕滚动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幕;校园南侧为混凝土结构的学生营养早餐食堂,东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辅助室,功能房齐全;东南角的砖木厕所60平米,干净。校园西北角铺有人工草坪,草坪上有蹦床和滑梯,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活动场所。学生活动场地包括钢化玻璃透明篮球架、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校园广播连接所有教室,教室内安装电子白板,宽带网络全覆盖。这就是今天山村小学的样子。从幼儿园到小学,180多名学生和13名年轻充满活力的教师身着节日盛装,庄严地举行了升旗仪式。当我注意到国旗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激动的泪水涌上来。演出开始了,但我的心灵却无法平静下来,脑海里满是记忆中这所小学简陋的样子。
那是1989年秋季学期,我被调到年家沟小学教书。学校有六个班,240多名学生,六个老师中只有一个是公办教师。一排六栋民用结构的房子,每栋不到10平米,是老师的宿舍和办公室。西边一排四个教室,东边三个教室,一个过道装了两个木门作为校门。所有建筑都是民用建筑,没有学校围墙。村子里的猪和羊经常在里面吃草。有时放骡马的村民把他们绑在活动场地边上放牧,牧民下象棋坐在树荫下。
老师宿舍有个土炕,然后有个土炉做饭。门旁边有一扇窗户,窗户前面有一张桌子。如果我们六个人走进一个宿舍,我们三个人必须到康去,否则我们无法容纳它。没有电,用煤油灯,窗框贴白纸,晚上睡觉放下平时挂的木板挡住窗户。下午学生缺课,老师生火做饭,饭后烧炕,又热又热,人的手却油腻发黑。打扫干净,点上油灯写教案,复习作业。我们还在晚上举办扫盲班。
这所小学的创始人胡大老师说,最早的学校是在宿舍后面的寺庙舞台上,学生在寺庙大厅上课,三个老师住在和尚的房间里工作,这叫苦!这所学校建于1969年。当初主要是中青年扫盲夜校,白天给学生上课,也给当地人培养人才。改变了全村没有文化人的文化贫困现状,写对联要翻山越岭,求助无门。后来全村动员起来,工人们放材料。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东西两排教室和我们住的六个宿舍和办公室就盖好了。
当时六位老师都有很强的吃苦精神。我们工作学习,带领学生挖山药,给学校带电。动员学生家长参加工作,筑起土墙,把整个校园围起来,把村里的猪和羊挡在校园外。他还动员了村里喜欢打篮球的年轻人,在校园里竖起了木制篮球架,用石头和水泥搭建了一张乒乓球台。老师用来煮炕的柴火是老师和学生自己砍的,一切靠自力更生。六个人经营一所小学。
在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那一年,我们首先解决了一事无成的问题。校园内搭建国旗架,竖起国旗杆;虽是土墙,但抹得平整整齐,写着普初的宣传口号,环绕校园,有校墙;露天厕所已经改造成民用结构,带厕所。教室里原本用木板支撑的黑板退出了教室,光滑宽阔的黑板上贴满了水泥。所有没有书桌口袋的简单书桌都换成了有两个书桌口袋的书桌,长板凳换成了单板凳。用两个箱子和三个仪器,建造了一个简单的图书馆和教学仪器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2%以上,初等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通识教育开始后,我从年家沟小学转学。
后来的山村教育经历了灾后重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薄弱学校,规范学校建设,进入了今天的教育均衡发展时期。年家沟小学,连同山区的所有学校,焕然一新,看起来好帅。
这一天,我和师生们一起庆祝祖国70岁生日,看着校园里美丽的建筑,听着合唱团《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深情的旋律。很难平静下来。特别是13位老师中,只有两位是四十多岁的中年老师,其余都是30岁以下的大学生。他们在山村小学快乐地生活、教学,把青春献给山村教育。我为孩子高兴,为山区基础教育高兴,教育均衡发展。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享受着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
标题:[陇文化]【百花】山村校园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百花】走进母亲的菜园
下一篇:[陇文化]富贵竹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