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富民桥
本篇文章1444字,读完约4分钟
我住的村子叫梁家庄。一条名叫十的公路穿过这个村庄。公路的另一边有一条河。河床大约60米宽。河水随季节增减。河对面的村子叫七谷堆湾,和梁家庄是一个村委会的。
村里的小学就在七谷堆湾那边。因为这所小学,我注定与这条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开学开始,你不能离开这条河,但是上面没有桥。村民们用河里的大石头跳上大坝,或者在石头之间建造长长的混凝土板。我们跳上大坝,鞋子总是湿的。夏天,一场洪水过后,跳坝被冲得无影无踪。因为水很深,我父亲不得不用骡子和马载我们过河。过了一两天,水小了,不需要家人接送,就简单的脱鞋,卷裤腿,钻过去。春天,山上的雪融化了,河水变大了,冰冷的河水淹没了跳坝。当我们过河时,我们穿上靴子,一起背书包。这双靴子既不可或缺,又似乎是我们的负担。
我们上学不方便。七古之弯的村民在河对岸种地就更惨了。过河时,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扔靴子。春种秋收,恰好是河水暴涨的时期。拾荒者带着粪肥拉着麦捆在河里翻来翻去是很常见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6年,当时我还在渡河。不同的是我从学生变成了老师。今年,这条河上终于要建一座桥了。钱是政府出的,权是七古楼里的村民出的。消息一出,村民们信心十足,赶紧去拔沙拔石。挖桥基,做模型,都是手工。其实手挖不深。因为水重,你得挖个浅坑。然而,有一年夏天,一座长60米、九墩八孔的大桥横跨河道,成为当时的一道风景。开幕当天,当时的县长亲笔题写了“富民桥”三个字,亲自剪彩,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我们组织学生敲锣打鼓、扭秧歌,并为大桥的建成发了贺电。之后村里的老人坐在桥上喝得酩酊大醉,扶着桥栏杆大喊:我们有桥,我们有桥!暗淡的老眼睛闪烁着晶莹的泪珠。桥建好了,我骑自行车上学,畅通无阻;七古堆里的村民去河对岸种地,微笑;商用车来来往往,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富民桥名副其实。
后来,我离开了河对岸的学校。20年过去了,没事干,很少走那边的桥。2016年夏夜,我睡在家里的床上,耳边传来一声巨响。白天我问邻居,邻居说:“这是河水冲桥基的声音。”。我有点惊讶。桥梁基础是什么?邻居说:又要修桥了。我就更惊讶了。富民桥不在吗?为什么还要再修?你有钱修理它吗?我怀着好奇和兴奋来到河边,富民桥已经被拆除,没有任何影子。河里作业的大型机械很多,比如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到处隆隆作响,比如刀斧切割。不远处,很少有人指挥吊车预制桥梁。我和项目负责人谈过一次:我们得重新修桥,我们还不知道。哦,它必须被修理。那座老桥不美,快不行了。现在建的桥,寿命一百年,坚固美观。现在国家富强了,这个小项目,150万,不算什么。我震惊了。150万建一座桥不算什么。以前是一个我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我看到村民们走在临时的桥上,慢慢的做着自己的事,好像修桥和他们没有关系。这次修桥的时候,村民们既不集资,也不捐款。记得以前修桥的时候都是人力修的。虽然有搅拌机,但人力车仍然用来运输混凝土。桥墩的模板是村民自己用杨树钉的。人们把一卡车的混凝土倒在桥墩的模板上,一个一个慢慢地完成。如今,一辆接一辆的水泥罐车运输商业灰,这些灰像河流一样流动,把它倾倒在任何需要的地方。桥梁预制的时候,三个大吊车就像三只大鸟。轻轻把桥抬起来放在桥墩上就行了。我们看的时候,只有震撼。
桥修好了,长60米,宽8米。这座桥涂上了银白色的漆。它端庄典雅自然,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件艺术品。
桥的名字还是福民桥。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富民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