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论家吴思敬:诗人要有责任有担当
本篇文章710字,读完约2分钟
“我来河南,看到中原诗派坚守人文精神,坚守诗性,坚守文学立场。如今,河南诗歌繁荣昌盛,是中国诗歌的缩影。可以说,本世纪初的中国诗歌开了个好头!”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吴思敬对诗歌的未来充满信心。
吴思静说,进入新世纪后,诗人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个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虽然他们知道诗人头上的光环不再耀眼,他们很难成为舒婷、北岛这样的偶像,经过努力最终可能会变得无名无利,但他们仍然无怨无悔地走向心中的诗意梦想。写诗成了诗人的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需要。于是,诗人又回到了直面自己的纯写作状态——与自己和生命对话。这其实是最好的创作状态,最有可能出好作品。
本世纪初,文坛出现了一个现象:诗歌关注社会底层,如农民、农民工、黑煤矿、黑砖窑。这种“底层写作”体现了诗人的人文精神。对此,吴思静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种题材的诗歌不能只满足于表现悲剧事件,因为如果只是表现,就不需要诗歌的体裁,其他的表现方式,比如新闻报道、报告文学,可能会做得更好。诗歌,除了表现,还需要用艺术的眼光去升华,去想象。在他看来,诗人的“仰望天空的空”和“俯视大地”并不矛盾,诗人应该以反对世界不公正的态度与政治家和哲学家一起对时代负责。
如今,网上有许多诗歌,它们已经成为诗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吴思静说,互联网有它的两面性。在引进一批优秀诗人的同时,也降低了诗歌创作的门槛和难度,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诗歌,导致批评、混战甚至谩骂。这种现象很不好。希望诗人更加重视诗歌创作,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吴思敬说,河南诗词有深厚的积淀和优良传统。这次来河南,亲眼看到河南诗人坚守自己的诗歌立场,感受到了耐得住寂寞的品质。这些都是诗歌的希望。
标题:[陇文化]评论家吴思敬:诗人要有责任有担当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