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名字在心不在碑
本篇文章518字,读完约1分钟
当年我游览开封时,在敞开的“开封府”大门右侧的亭子里,立着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开封府题碑。碑上刻着183人的名单。北宋时期,从剑龙元年到崇宁一百四十多年,他们是京城历任的开封府长。
大家的目光在石碑上徘徊,却没有找到包拯的名字。这时,导游指着石碑上第三排人名中间的一块空白说:“这是第九十三任开封知府包拯。”
这片空白,因为它被打磨得乌黑发亮,虽然它没有文字,但它在斑驳的碑面上更为突出。
为什么开封唯一的包拯这个名字被磨掉了?有人问:“是不是包拯权贵太多,仇人怒而故意凿包公之名?”“没有。”导游说出了真正的来历。原来“包公的名字是被人摸出来的,是被历代游客摸出来的。”
据说开封府的原碑现在藏在开封博物馆。原碑上的“包拯”已被宋人深深触动。早在南宋时期,就有人这样描述:“开封尹福的称号...只包括萧肃贡(包拯死后,朝廷赐给礼部尚书,谥号为“萧肃”)。名字经常被人引用,指痕很深。”今天,开封府的仿碑忠实地复制了古人的指印。然而,今天的游客一层一层地覆盖着新鲜的指痕,把凹痕磨得更深、更新。
900年来,我的手指像潮汐一样,爆裂着,重复着。思想一下子穿透了岁月的藩篱,穿透了古今。
(摘自《天津日报》,2008年12月13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名字在心不在碑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