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请给捐善款者发封回信
本篇文章782字,读完约2分钟
汶川地震后,及时透明的救援信息,唤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强烈的人道情怀和救人的良知。因此,救灾捐赠金额前所未有,震后10天达到214.16亿元。
如何使捐款的使用公开透明,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话题。慈善组织要公开账目,明确捐赠,捐赠人要有良心的使用每一分钱,这不仅是基本的法律要求,也是慈善事业延续的关键。那么,如果你问一个捐过钱的普通公民,“你收到过关于用钱的反馈吗?”不太乐观的回答说明了慈善体系的一些不足。
笔者曾参与英国的募捐活动,通过慈善机构动员群众的方式很有特色。首先公布活动计划,请热心人士报名成为募捐组织者。组织者向周围的朋友和熟人筹集资金,登记捐款数额和联系地址,然后参加慈善机构组织的10公里步行,这意味着组织者以步行为代价交换周围亲友的捐款。很快,所有的捐赠者都会收到慈善机构的回复,详细说明你捐了多少钱,你为整个活动捐了多少钱,这些捐款捐给了哪个组织,做什么,你保留了多少钱来维持组织的运行。
几个月后,每个捐赠者都收到一封白血病研究所的来信,捐款的接受者,详细说明从慈善机构收到了多少钱,有多少钱用于购买研究材料,有多少钱用于购买仪器,有多少钱用于补贴研究人员的工资,并感谢捐赠者的善举。这一系列体面做法的背后,有着严格的监管体系,每一个问题都可以验证。
中国慈善事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除了伦理道德的约束之外,还需要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如果募捐者得不到关于捐款数额和去向的详细信息,他们必然会担心这笔钱是否已经付诸实施。而慈善是建立在严格的制度上的,虽然繁琐,但也能让施主放心,受赠者不敢乱花钱。
抗震救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公众伸出援手。那么,慈善机构能不能给已经捐款的个人、企事业单位回一封信,告诉他们钱去哪了?受赠人是否也给施主写回信,告知捐款使用细节,表达对施主的感激之情?
(摘自《新京报》,2008年5月23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请给捐善款者发封回信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文摘:信任
下一篇:[陇文化]文摘:生死一瞬人性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