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华州皮影是如何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的?
本篇文章1226字,读完约3分钟
渭南4月1日(王占东)皮影可以表演街舞和芭蕾。皮影戏可以诠释中国神话的传说,展示中国文化,成为人们喜爱的礼物。皮影戏也出国和世界艺术竞争,皮影戏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主导文化产业……一个没有继承和发展那么多文化业态的地方叫化州。
4月1日下午,陕西省渭南市化州区秦心路与华伟步行街交汇处的化州皮影学习馆,一名非基因工匠正在雕刻皮影。广场上的雕刻刀在匠人手中磨来磨去后,龙蛇写在坚硬的牛皮上,一张一张地绽放出如纸般神奇而取之不尽的画面。皮影戏的雕塑艺术在这里承上启下。
同日,2018年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中华文明之旅》进入渭南化州。花州皮影的传承与发展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在现场,工作人员看到皮影的雕刻和着色技术后,在化州皮影博物馆展示了传统皮影。当皮影戏中的街舞剧、芭蕾舞剧、飞舞出现在屏幕上时,很多人被吸引去拍照、录像。很多人说是第一次看皮影戏里的舞蹈和戏剧。
其实这只是化州皮影戏传承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化州皮影戏参与了国内外多项文化交流活动。曾参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田壮壮导演的电影《来自美国的孙子》。2017年5月11日,化州皮影戏赴意大利参加被誉为“世界第一展”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的视觉盛宴。
化州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起源于汉代,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堪称“中国必备品”。皮影戏,俗称“光影”,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布袋戏之一,在世界上有“电影之父”的美称。化州皮影戏是上等牛皮做的。经过刮、磨、洗、刻、染、贴等24道工序,需要三四千刀才能制成成品。它的雕刻采用了中国特有的“推皮走刀法”,即雕刻时将牛皮刺穿并保持不动,来回推牛皮,使雕刻出来的皮影戏边缘圆润,线条流畅工整,是中国特有的。
化州皮影戏简单独特,既有内在的表演价值,又有很大的审美和收藏价值。它蕴含着深刻的装饰和造型方法,在形式上表达意义,也是研究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化州皮影戏是由5个手动操作的乐器演奏的,有17种以上。俗话说“一口讲天下大事,两手舞百万兵”。化州皮影戏因其丰富优美的造型、细腻多变的雕刻、华丽厚重的着色和悦耳动听的歌声,一直繁荣流传至今。2011年,化州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2008年,化州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同年,化州皮影产业集群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据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化州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实施措施,进一步加快这项工作。建立名录体系、传承人命名、遗产普查、重点工程保护和重大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形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
目前,化州皮影戏已经成为化州区的主导文化产业。截至2017年底,员工1000多人,皮影戏相关企业20多家,年产值3000万元。
标题:[陇文化]华州皮影是如何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的?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