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诠释《论语》
本篇文章1388字,读完约3分钟
两千多年来,《论语》有两种解读方式。学者的解读总是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民间的解读总是与话题联系在一起,不避题外话。南怀瑾的《论语》和于丹的《于丹论论语》是当代对《论语》的两大诠释。虽然对它们的学术价值有很大争议,但它们受到公众的广泛欢迎。《论语》
1974年4月初,台湾大陆工作协会邀请南怀瑾每周三下午给他们的员工讲《论语》。以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这次因为其中一位讲师是蔡策先生,他会用中文速记,所以《论语》就出来了。南怀瑾花了11个月完成《论语》,蔡策又花了6个月从速记到写作。在这个基本框架下,从1975年9月开始大规模校勘,次年5月,《论语》出版。
与南怀瑾共事30多年的台湾古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刘玉红女士感叹道:“老师做的事情不是很刻意,结果都很自然。”。《论语》出版前,于1975年4月1日在《少年勇士》连载,以《论语新义》为题出版。刘玉红的评价是:“《论语》被谈论了几千年,但这一次,它是从时代的角度用白话表达的,并且由于its/きだよ/former的历史和借鉴方式而受到极大的欢迎”,因此报纸的订户数量大大增加。很多人剪贴成书告诉亲朋好友,还有完整的剪报。
《论语》1988年再版18次。1990年,《论语》传入大陆,不料海峡两岸却迅速掀起热潮。于丹:《论语》也可以庸俗化
2006年国庆期间,于丹的《论语》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播出。这本书于11月底出版,到12月的第二个周末,它已经印刷了105万册,售出80万册。有人指出,这本书有许多错误;有人批评说,这样,《旧约》或者其他任何古籍都可以成为现代人的“心灵鸡汤”。
于丹是北师大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也为多家电视台做策划工作。事实上,于丹的《论语》系列只有七节课,是根据7天国庆假期准备的。她说:“我是根据贺岁片来的,符合节日传播的特点。节日期间父母和孩子世代在一起,客厅一片狼藉,讲座节目收视率肯定会下降。要吸引观众,一定要有故事。选择如何教育观众的不是你,而是观众用遥控器决定你的生死。”
于丹说:“我对《论语》的论述只是寥寥数语,并不学术。人给我七天,我就对得起别人给我的时间,我就好好告诉他们,符合沟通的规律。媒体指责我把论语做成这样,这让我受宠若惊。观众说:“谢谢你给大家找了论语,这也是对我的一种恭维。“。孔子和论语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每个人心里都有。我只在心里提供一个起点,《论语》可以这么俗的方式去读。
“我没有备课,只是静心,拿一杯水,思考如何把《论语》中做人的道理和一个故事搭配起来,拿一张白纸。这里有一个关键词,还有一个小故事。我知道很多人会骂我,但我对这本书没抱太大期望。有人批评“百家讲坛”带来了不好的氛围。你没看《论语》就先说了,《三国演义》是易中天先品的,《红楼》是刘先误导的。事实上,电影《李双双》中有一句话是“先结婚后恋爱”。你有时间慢慢谈恋爱。”
于丹说:“我把《论语》的个人化放大了,说‘春末,春装立,五六人加冕,六七个男孩沐浴演绎,风在舞,唱罢归’。这就是生活的真谛,但正是这个曾子说:‘文人离不开弘毅,仁忠任重道远。’。仁以为是你的本分,是不是很重?‘死之前死不是很远吗?’这是价值观的矛盾吗?如果曾子没有在春风洗澡和春游的歌声,弘毅就没有野心。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中那种柔软的质感,就无法承担起这个世界铁肩的道德责任。我想唤起大家的生命意识。"
标题:[陇文化]诠释《论语》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