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扬州市民建“瓦当博物馆” 展明清瓦当100余件
本篇文章1091字,读完约3分钟
瓷砖博物馆里的旧瓷砖。
此瓦上有蝙蝠、梅花鹿和“寿”字,意为伏露寿。昨天,在路祥东莞街,店主杜祥凯指着他收藏的一个旧瓷砖告诉记者。最近,杜向凯从自己收藏的数百块瓷砖中挑选出100多件不同图案的精品,用专门的展示架一一展示,成为微型瓷砖博物馆。
几百年了
精致、细致、古老
杜湘凯告诉我,瓦当是以前老房子用的毛头滴水(扬州人叫瓦当)。瓷砖上大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虽然比不上古宅精雕细刻的门和照壁上的砖雕,但也有民俗风情。
瓷砖上的图案和文字有吉祥的含义。杜祥凯指着架子上的瓷砖说,蝙蝠很常见,是祝福的意思,还有寿桃、梅花鹿、祥云。一些更精致的包括两条玩珠子的龙和好运的龙凤。看,经过多年的磨砺,这些瓷砖的大部分棱角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但图案和文字基本可见。
相比杜向凯近年收藏的洋瓦和现代瓦,那些老瓦更具古代韵味。外地的,现代工艺,一般比较大,设计也比较夸张,一张胡璋脸,一朵牡丹可以支撑在瓷砖边上。而扬州房产的那些老瓦,造型精美,图案细致,图案和文字相得益彰。
收藏体验
几十年来在建筑工地捡砖
杜湘凯说,展出的瓷砖是他几十年收藏的精品。基本上一落地就被我收走了,所以没有人为损坏。杜湘凯告诉记者,这些瓷砖大部分来自扬州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翻新和拆除的老房子。那些老房子,有的有几百年几百年的历史,有的甚至是明朝的房子,都被老一辈的人考证过。
这些瓷砖的起源可以通过努力和偶然找到。他说,扬州有2500年的历史,建筑风格和材料变化不大,而建筑材料多为青砖、小瓦、石灰和糯米汁。直到文革后才开始使用红砖、大瓦、水泥、钢筋等新型建筑材料。瓷砖越来越少,因为没有价值,经常被去拆迁现场找宝藏的人忽略。其实也是文物,一直在继承和完善。
为了尽可能的保护老房子的瓷砖不被损坏,几十年来,杜祥凯听说哪里要拆迁,只要允许人进入施工现场,允许人捡一些破砖烂瓦,他们就会冲到那里,蹲在工地上几个小时,慢慢的找。如果能找到保存完好的不同图案的,心里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激动。
专家评估
开拓民间收藏新渠道
据悉,杜向凯已经把自己收藏的瓷砖家具变成了一个微型瓷砖博物馆。扬州文化专家魏明华评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早年,魏明华去路祥看杜向凯收藏的一些瓷砖。魏明华说,他去南方旅游的时候,曾经在一些民居里看到过筷子、纽扣等小博物馆,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都是因为时代的记忆而被主人收藏、摆设,赋予了它们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让游客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文化内涵。瓦当,扬州老房子里以前不被重视的小物件,被杜向凯当成一个品类。到处搜,精心收藏,在家里展出,开辟了民间收藏的新渠道,非常难得,非常感人。
标题:[陇文化]扬州市民建“瓦当博物馆” 展明清瓦当100余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