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源远流长的甘肃彩陶艺术
本篇文章1447字,读完约4分钟
□鲁东
陶器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大约一万年前,由于烹饪食物的需要,人们开始尝试制作陶器。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探索,人们逐渐认识到天然矿物颜料的特点,彩陶在祖先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中应运而生。8000年前左右,以甘肃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渭河流域先民,成功地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彩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
甘肃彩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结束于青铜时代晚期。历经5000多年,历史悠久,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甘肃彩陶以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图案华丽、装饰图案精美而闻名。它已经成为古代彩陶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彩陶的最初时期是大地湾文化,距今约8000年至7000年。这时候的彩陶种类比较简单,大多是三脚架或者圆罐。它的花纹简单,口边内外只画了一周的紫红色条纹,显示出彩陶的原始性。
大约7000年前,随着农业的发展,彩陶进入了繁荣时期。仰韶文化的彩陶以墨为主,非常醒目。不仅陶器种类多,而且还有各种装饰图案。早期的构图元素多为点、直线、三角形等。常见的装饰图案有宽带图案、三角图案、鱼图案等。款式简单,图案简单。中期构图以弧线为主,线条流畅柔和,图案华丽精致。常见的装饰图案有弧形三角图案、螺旋钩图案、花瓣图案等。,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期彩陶数量下降,但工艺比中期更加成熟。大规模的彩陶和内墙上的画开始出现。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的黄河、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距今约5000-4000年。是甘肃彩陶的鼎盛时期,通常分为三个可持续发展时期:马家窑、半山、马厂。彩陶数量明显增加,一般占陶器总数的30%以上,个别遗址已达90%;纹饰丰富细腻,风格华丽典雅,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家窑彩陶多为桔黄色陶器,像浓墨一样涂上黑色,有时还辅以少量白色。大型、全身、内墙画很受欢迎。以江河为主体的大部分图案,成为这一时期纹饰的突出特点。
半山彩陶广泛使用红色和黑色。最常见、最具特色的母题是黑色锯齿带与红色带相伴相依,勾勒出漩涡或圆形图案、葫芦格图案、多层水波纹等四种图案,再在主题图案中填充辅助图案,形成多层次绘画的装饰手法。这时的精美彩陶制品大多是大瓮、壶、壶等。,造型圆润饱满,图案华丽,纹饰疏密得当,色彩赏心悦目,是甘肃彩陶艺术的代表作品。
马厂时期的彩陶回归单色黑彩,红色逐渐减少甚至废弃。器具种类比以前更加复杂多样,装饰图案也更具创新性。有四种典型的图案:圆形图案、神人图案、圆形图案、褶皱图案和网格图案,形成了雄浑肃穆的特点。这时,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彩陶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青铜时代,中国其他地区的彩陶大多消失了,而甘肃的彩陶脱颖而出,包含彩陶的文化层出不穷,包括齐家、丝坝、新店、沙井,为甘肃青铜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齐家文化遍布甘肃省,可以追溯到大约4200年至3700年前。彩陶数量少,以红色折线为主。丝巴文化分布在河西走廊中西部,距今约3900年至3400年。彩陶以砂衬陶为主,多为黑色。装饰图案主要包括三角形图案、条形图案、虚线、网格图案等。,以及狗、蜥蜴等动物图案,表现出草原和戈壁的环境特征。
新店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距今3400年至2800年。其代表性的彩陶图案有双钩针图案、条纹图案、之字形图案、S形图案、狗、鹿、鸟等动物图案,反映了当时畜牧业的繁荣。
分布在腾格里沙漠西部和西南部边缘的沙井文化,是以畜牧业为主要因素的青铜文化。彩陶颜色为红色,有三角形、锯齿形、菱形、网格状、鸟形图案迎面飞来。
标题:[陇文化]源远流长的甘肃彩陶艺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古老灿烂的黄河文化
下一篇:[陇文化]临夏“花儿”漫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