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毛泽东助手冀朝铸:曾被主席抱怨翻译声音大
本篇文章1629字,读完约4分钟
毛的得力助手:毛的得力助手从哈佛大院到广场我的中国外交部生活作者:纪出版社:兰登书屋美国出版时间:2008年7月
陈固
40年前,在2月的一个寒冷的早晨,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打破了中美20多年的敌对僵局,开启了推动双边关系的破冰之旅。他走下空第一集团军,与周恩来握手。与此同时,这张照片捕捉到了一个戴着眼镜的高大的中国翻译,他跟随着周总理,周总理就是季朱超。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82岁的季在海南的住所接受采访时说。周总理说,让我站在他身后,让我什么都听清楚。
听从周恩来的建议,和他的父母一起去纽约
他与周恩来一起出席了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这次旅行中最著名的事件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这是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两国间紧张局势加剧的一个插曲。
纪已经为中国领导人做了20多年的翻译。他的身影出现在无数历史照片中。例如,1971年,毛泽东在天安门门会见了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巧妙地暗示中国寻求加强与美国的关系);1976年,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的最后一次国事访问是在毛泽东;1979年,邓小平旋风般地访问了美国。当他在德克萨斯观看马术表演时,他给邓小平戴上了一顶白色牛仔帽。
历史学家认为,纪虽然不是政策制定者,但他的语言技巧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帮助他成为重要的外交使团,并成功地完成了一些重要的谈判。
白宫的机密档案将纪朱超列为1970年代初尼克松、基辛格与中国领导人多次重要会谈的参与者,包括基辛格1971年7月秘密访华。
纪的童年是与美国联系在一起的。他在纽约长大,在哈佛大学学习,中途辍学,1950年回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希望为建立共产主义理想国家作出贡献。
纪参加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后,进入北京领导核心工作,目睹了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政治动荡。
现在,有一部分时间住在北京,冬天住在海南。虽然他的记忆力不如以前,但他仍然为自己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感到骄傲。我希望中国和美国和平共处,他说。我和这两个国家都有交心的关系。
国家领导人的译员很少讲述自己的故事。但四年前,遇见了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在后者的敦促下,出版了他的自传《毛泽东的得力助手》,讲述了他作为一名翻译和外交官的生活。
纪1929年生于山西汾阳。20世纪30年代末,在日本入侵中国之前,他和家人搬到了南方。然后,在周恩来的建议下,他在九岁时和父母一起去了纽约。解放初期,冀在哥哥冀的帮助下回到祖国。
毛泽东抱怨我翻译的时候声音太大
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对中国和美国的爱让我很痛苦,他说,但他知道自己内心是中国人。
回国后,冀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被选为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和谈代表团的译员。
不久后,他加入外交部,在过去的30年里为许多中国国家领导人做过翻译,包括毛泽东(他抱怨我翻译时声音太大)、周恩来(像一个慈爱的父亲)、江青、“四人帮”之一(她让人不寒而栗)、邓小平(我翻译时不得不放低身体)。
在与西方断绝外交关系的时代,纪用自行车代替步行,通常只穿蓝色中山装。他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优秀可靠的英语口译员之一。另一个是他的年轻同事唐闻生,或南茜·唐。20世纪70年代基辛格和尼克松访华时,和是主要的译员。美国代表团通常不自带翻译。尼克松真的不相信美国国务院会保守秘密,所以我们真的没有自己的翻译。后来成为驻华大使的温斯顿·洛德说。
然而,在这一历史性时刻过后不久,又一波文化大革命给他带来了厄运。纪被开除出外交部,下放农村劳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他说。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黑暗的一天。
毛泽东逝世后,冀朱超于1979年随同邓小平一行访问美国,近年来先后会见了美国总统卡特、里根和老布什。他还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
这就是他一生传奇的经历:他在美国长大,代表中国,但生活并不是很安逸。
时至今日,仍然说他的中文不够好,写不出漂亮的汉字。由于记忆力下降,吐字模糊,当有人来访时,他的妻子会翻译译者的手势和思想。
这意味着我们是幸存者,她说。他就是这个意思。
标题:[陇文化]毛泽东助手冀朝铸:曾被主席抱怨翻译声音大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