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敦煌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本篇文章1737字,读完约4分钟
51面观音已改为西夏玉林石窟第三窟东墙(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研究所提供)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至今仍有492个石窟,有壁画和彩塑,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和艺术的辉煌,这一切都离不开历代工匠的毕生努力。他们不仅是敦煌石窟的建设者,也是敦煌艺术的创造者。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研究所举办了以敦煌历史文化与敦煌古代工匠为主题的第六届论坛。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俞静主持,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原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马德主讲。在论坛上,马德从古代敦煌的地理范围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敦煌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敦煌古代工匠的精神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壁画还原了历史,文字体现了精神传承,向人们展示了敦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敦煌古代工匠传承实践的工匠精神。
艺术史是一个民族创造美的历史。古代敦煌人非常推崇中原文化,敢于吸收西域风格,与周边兄弟民族交往频繁,不断取长补短。尤其在敦煌佛教艺术中,有着强烈的主观意识,随处可见我是主体,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选择东西方文化。
敦煌艺术既不是最初的天竺,也不是佛像的粉版,更不是一个和尚的杰作,而是由生活在各级群众中的造神者和工匠创造的。他们非常熟悉人们的愿望和情绪,了解时代的时尚。通过他们的艺术劳动,他们用塑料绘画的方式表达宗教主题,并以熟悉和喜爱的形式为当时的社会需求创造神。对比佛经,可以发现石窟中的艺术品都是创作,因为在浩瀚的大藏经中,无论是经书、法律、理论还是历史,都没有提供壁画上的这些细节。马德说,佛经只提供主题、题材、教义和礼仪,而没有为艺术家和雕塑家提供艺术形象的要求和艺术技巧操作的指导。
古代工匠在造神时,要独立创作,从构图到形象刻画,处处包含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艺术想象。世代以来,创造敦煌石窟的人们用图像表达了他们的愿望、想象和祈祷,并把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寄托在这些艺术品上。
通过形象思维来展示大量的正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代的画家和雕塑家并没有把佛教艺术程序化。在莫高窟,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佛菩萨雕像,更别说同名的完全相同的变化了。
为什么不同年代工匠制作的佛菩萨会得到僧尼的认可?可以被各行各业的信徒所喜爱和崇拜。Made说,因为他们是在这种用图像思考的传统中长大的。这一传统源于时代的社会生活。工匠、佛教僧尼、世俗信徒都来自这个传统,并受其熏陶。每一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增强新的内容和形式,即其传统的新延续。新一代的造神者、僧尼和世俗信徒欣赏并适应这些新的形式和内容。因为生活的形式,审美意识和信仰态度必须与之相适应。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与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几千年来,敦煌的劳动人民,特别是从事各种手工业劳动的工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生命鲜血,建造了敦煌石窟这座历史丰碑。在马德看来,要了解敦煌的历史文化,就必须了解创造敦煌历史文化的先民。敦煌事业培育和造就了敦煌精神和民族精神。无论社会发展进步到什么程度,这种精神和财富永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中不断升华。
保护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没有弘扬,保护和研究的意义就失去了。结转是为了继承,没有继承就失去了结转的意义;传承精神是历史使命。传承需要升华。没有升华,传承的意义就失去了。升华是精神的升华,是推动社会发展、推进历史的时代先锋。立说。
敦煌石窟、敦煌遗书和敦煌保存的历史文物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古代工匠是敦煌石窟的建设者和敦煌艺术的创造者,是敦煌历史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智慧甚至生命,为后代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财富。对敦煌工匠的研究展示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敦煌精神首先是一种奉献、创造、包容的精神。
在论坛上,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所教授李海波、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张鹏、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景天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玉平发表了观点,并对主旨发言人作了回应。
回顾会上,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崔红芬应邀对论坛内容进行点评,并简要介绍了敦煌石窟中涉及西夏历史和文献的石窟。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敦煌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