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论:传承学术传统需要海纳百川
本篇文章1702字,读完约4分钟
厦门大学哲学教授乐艾国1月13日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民国时期的学术热是什么意思?”“,感谢教授的邮件,我能很快看到。论文中的很多观点,很多网站都直接总结成了学者们在谈论民国学术热:不是为了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给谁比谁好做个标题,而是让我担心。
很多名著长期被亵渎,现在又死灰复燃,引来不少热情,也引发了民国的病态热,是对历史的侮辱,甚至提出要给民国学术热降温消毒。在我看来,这些偏执于谁比谁更好的论战几乎是关公对秦琼战争的笑话。
乐观的说,今天的人比前辈懂得多,这是阅读历史最大的兴趣。台湾作家莱文说:当时的人,有时候比后世的人还不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就是因为有很多时候是禁忌。但是,历史学家也有一句话,百年之内对历史没有信仰。那一年,柏林的美国舍勒想写一部二战结束后不久的第三帝国史。有人跟他说,太早了,最近历史学家能写的材料不要超过拿破仑时代。
很难对一个人下定论,更别说很难相信历史了。以历史学家雷海宗为例。有人称赞他的声音如雷,称赞他的学问如海,称赞他的历史如宗教。巴山老师说:雷老师的课真有趣,好像在讲故事。根据的回忆录,听雷先生谈中国通史就像是在说相声。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夸瑞先生,或许因为他的记忆天赋可以看世界,但他也在《上学》一书中带了一个注解:胡适总是贬低别人,如果他评论雷海宗,除了记性好就没别的了。
对于这些反对意见,何兆武曾感叹:我们总是用理解的眼光看待过去,只看到和谐的一面,没能真正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矛盾。
何兆武生于1921年。他说,他在学校的同学大多不擅长古文的寻根,因为他们从小就不看那些东西。穆伦森的《海杂记》里有篇《别子》,里面还提到五四运动后,中学的汉语水平越来越低,抗战后更是每况愈下。能写一口流利汉语的人很少,把蒙恬读成百科全书,按照原来的读音误读龟兹、莫顿、施立的大学老师也不少。
这就是历史的多面性。五四以后的学院派新人,并不都是陈寅恪。赵丽生和其他内部人士每月发表的评论,或出于真实性情,或出于学术分歧,至少戳破了神话的一些泡沫。这说明今天的民国学术热潮,戏谑成分太多,其真正的学术价值能说多少?
虽然民国时期离现在已经不远了,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炼却觉得,由于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刊物一直很匮乏,研究整理不够。北京猿人遗址发掘负责人杨于1937年丢失《简介》一书手稿,抗战时期丢失,1950年恢复原手稿。晚年,他想出版一本书。老阳恳求说,这种纸可以是劣质的,如果价格太高,可以去掉插图和插图,但直到他去世30年后,这本书才出版。
有人说,今天民国时期的学术热潮,不是建立在客观宏观考察基础上的科学评价。想问一下,连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都没有整理好,那么科学评价是什么?所谓热度,就是站在门口看热闹。难得一瞥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降温?
对于过去,很多民国粉丝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用鲁迅在厦门大学月薪400元的工资来推广民国教授高薪论。著名学者邓云翔是个陌生人。据他回忆,上世纪30年代初,北京一家四口每月能交18块钱的吃住费用。当时一般拉包车的人一个月大概30块钱。但邓老透露,骆驼祥子的出现,是因为个人经济生活中必须有两个保障,一是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稳定的货币价值。七七事变后,月收入300元的教授和3元工资的母亲吃了苦头。一般来说,民国教授工资高,这肯定不符合历史事实。民国初年,所谓黄金十年,北洋政府统治下的抗战八年,各有各的活法。
那些想给民国学术热降温的人,不仅接受了民国粉丝对高薪理论的肤浅看法,还大谈当时几个大学教授的优越生活,对工农不公平。在西南联大的办学过程中,就连领导校务的梅贻琦也要靠老婆卖油条贴补家用。夯黄土为墙,茅草为顶。后来这所大学的师生中,有八个两弹一星父亲,还有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谓大秀才,不是小楼,而是大师。梅老师这句名言的寓意是今天的热门话题。至于谁比谁强,只能导致非理性的感情纠纷。
对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不能一味美化,也不能像某些道德家戴着有色眼镜,把脏唐、臭汉、邋遢宋瞎扯,把脏水泼在民族历史上。只是自我矮化。毕竟,你的祖先和遗产都来自过去。悠久的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中国式的建设需要江河入海。□谢
标题:[陇文化]评论:传承学术传统需要海纳百川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