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砚边絮语】天人合一 吐故纳新
本篇文章876字,读完约2分钟
朱密山郜琏陈新昌
石河子陈封新昌
徐子茂山(何明乔媛)陈新昌
陈新昌
●晚明时期,黄道周、倪鲁园、王铎的书法风格各有特色,在当时独树一帜。他们以强烈的笔法、开放的身体、连续的精神和恣意的胸怀,打破了自赵孟頫、董其昌以来的女性婉约的书风。他们在当时的图书界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很有影响力和感染力。尽管如此,它们在语言和风格上仍然属于传统范畴,符合传统语境和审美语言的共同规律。可以说,这种在延续传统、拓展传统的基础上张扬个性,用四个字激励后人:吐故纳新。
●中国书法史是语言和风格创新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而自己的本性说明他才是本真的本性,他的本真本性必然是自己美的极致。语言,也就是书法的各种书写要素,只是在技术层面上符合书写的普遍规律,只是通过了考验。关键是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独特心智的独特写作手法,以及符合自己审美理想和特殊品味的特殊表达方式,这才是独特的。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自然创新吗?
●魏晋精神的核心是放松,心胸宽广,但这种自由总是受到高度限制。二王法度是一种高度成熟且自给自足的技术范式。只要你用一把刷子,想把它独特的工具美发挥到极致,就永远不可能避免二王设定的规范,因为它代表的是技术共性和审美共性。黄道周、倪、王铎等人的人格从来没有违背过这个规律,所以他们的写作是在高度的约束下把主体精神发挥到极致,这是值得称道的。
●其实这里的性格是指人的心智、气质、心智、度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格局和气场。什么样的审美取向,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气质,什么样的外貌,从这个意义上说,气质和审美取向本身就是艺术人格的核心,它会潜移默化地变成一个人物。
●书法从开始到提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书写技术规范层面上,书法学习是一个语言习得的过程,尤其在古人那里,母语文化语境的终身书写过程是典型的自然习得。黄道周、倪鲁园、王铎在晚明的成功,是在两王古代法律的共同规范约束下,自由张扬各自独特的气质,充分发挥各自不同的审美诉求而取得的。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砚边絮语】天人合一 吐故纳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