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化】集邮文化中的道德范畴
本篇文章1083字,读完约3分钟
集邮是源于邮票诞生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因为集邮本身就是一种爱好,是个人自发的、自愿的行为。因此,要求集邮者具备良好的邮政道德。
据说上世纪80年代,香港有个舞蹈演员也很爱集邮,除了维持基本生活之外,还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邮票上。但尽管如此,她还是因为经济困难买不到更多的邮票。她想出了一个聪明的计划,公开宣布如果有人能给她一枚稀有且合意的邮票,她愿意亲一次。这就是集邮圈里以吻换邮票的著名故事。
虽然舞者的行为并没有违法,但她的行为确实让很多人感到奇怪。其实围绕集邮已经建起了一座道德城,除了道德城,还有一个法制郭。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是邮件迷。当他竞选总统时,他的竞选伙伴法比奥也是一个邮件迷。后来,法比成了邮局主管。1935年,法比送给罗斯福总统大量未经雕琢的无齿纪念邮票。集邮者得知这一消息,舆论爆炸,众议员纷纷质疑国会,使罗斯福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这就是当时震惊华盛顿的邮票丑闻。所以获取邮票的方式也是检验一个集邮者道德的标尺。
著名作家老舍曾写过一首诗:集邮知识长,爱情高尚。不要去古驰,赚钱而不是享受。然而,一些西方集邮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囤积邮票。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以洋红色出售的世界珍贵邮件和盖有1856年4月4日邮戳的圭亚那帆船的价格已经超过了100万美元。但是谁能想到发现的时候有两张邮票,而且是一个大亨一起收藏的。可惜大亨为了达到孤儿的目的,把其中一个吸进了雪茄。
相反,中国著名的集邮者马的高尚品格是令人钦佩的。1956年,马任泉先生将清邮1897年发行的红色邮票连同一元小型张及其他6166枚珍贵邮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如今这些珍贵邮票静静地陈列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1981年,马先生捐赠了一套新中国邮票首日封(包括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第一套新中国纪念邮票的首日封)和一套10张解放军解放新疆塔城时发行的手印票。邮票上的钻石邮戳清晰可见。这套邮票不仅从我们的邮票档案中消失了,而且是世界上的孤儿。
文物收藏鉴赏家孙大光曾经说过:文物是国家的财富。如果长期保密,只供少数人享用,那么它们的作用就太小了。把它送给国家,让所有的子孙后代都有享受和学习的机会,意义重大。因此,马任泉先生的行为也是对这段话的精辟解读。
中国社会主义集邮文化活动根植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因此,集邮作为一种高雅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一个吸收知识、提高审美、陶冶情操的过程。当然,对主旋律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
对于那些为了获得邮票而拿走或撕毁别人信件的人来说,他们已经远离了道德的城市,这必然是违法的。当然,这超出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范围。
标题:[陇文化]【文化】集邮文化中的道德范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