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战争史笔记》:不以所谓“正统”秩序为纲
本篇文章2162字,读完约5分钟
《战史笔记》的出版,一方面是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战争清单”的完整呈现,另一方面也是试图建立一个从战争史的角度观察中国文明在历史上兴衰的基点。国外有很多这样的著作,比如广受欢迎的《剑桥世界战争史》。而西方对这类著作的编写和编撰,即使标为“世界大战史”,对当代中国的战争,尤其是古代中国的战争和与西方无关的战争,也是模糊不清,一般不多提及,或者根本不写。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体系,在遇到外界之前的几千年里,我们民族历史上的战争经验教训,以及这些战争如何影响我们的文明走向和文明价值,如何评价,其实很少有人去做。
为什么战争史很重要?从军事的角度,可以总结成败得失,从社会政治的角度,也可以反思军人行动的不朽功过或可怕的破坏性。但战争史毕竟主要反映的是文明进程中的血腥和灰暗,也让我们警惕对军事好战性和战场功名的追求。写战争史的目的是,战争不会继续。用朱增泉先生的话说,就是祈求长久的和平。
标记为“笔记”而不是直接称为“历史”,也许是因为作者的谦逊。“笔记”的形式确实给叙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单纯写历史的学术禁忌和障碍,也给作者留下了表达自己的经历和个人观点的空间。但这种看似轻松的叙述,在筛选史料、选择文献、确立观念和态度等方面也极其困难。书中一场接一场的战争,从起源到过程和结果,从历史时期空的“定位”到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哪一个不需要反复验证?作者风流洒脱,自我并没有被史书淹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一些“死亡”史实极其生动的看法,包括对一些“结论”的新颖观点。《战史笔记》第35页有一句话:“为什么清朝被称为‘清朝’,学术界很难搞清楚”,颇有深意。其实这只是在提醒作者写作的性质:不要过多纠结于有争议的史实,不要停留在史料的迷宫中,而要着重理清战争的相关条件和发展过程及结果。然而,作者非常关注军事活动变化的一些特征甚至细节。就像努尔哈赤在清初攻打某地城池时,被袁崇焕的军队从西方输入的“红炮”击退一样,他更加重视。新武器对战争结局的影响是否像历史著作所说的那样神秘神奇,或者说实际上起着与过去不同的作用,作者必然要三思,做出军事意义上的判断。
由于书中涉及的战争大多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作者抱着很大的历史眼光,将其分为六类:一是统一中国固有领土的战争;第二,中国内部的民族战争;第三,底层人民被迫走向死胡同后的崛起之战;第四,改变封建统治阶级的战争;第五,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王位的战争;第六,对外战争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为基础的战争史,或者说是一部“战争版”的中国历史。这样的结构当然是可取的。在现代中国,“民族”与“种族”的问题,或者说“民族国家”形成中的复杂因素,如种族、民族、民族等概念的重合与区分,往往很难说。学者们一般遵循惯例,按照所谓的“华夷”秩序、朝贡和册封制度,以“中心”和“边缘”来描述和建构。但在历史的变迁中,往往会出现长期分裂、多个政权并存,或者“番邦”整合后领土不断扩张的情况。因此,“华夷”秩序本身的易变性给一些历史叙事带来了不便。从“战争史”的角度来看,它不仅可以呈现以“中国”和中国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世界,还可以涵盖横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华文明整个圈子中纷繁复杂的动荡。历代中原、匈奴、突厥、回鹘、鲜卑、契丹、女真、党项、西藏、蒙古、西南地区的汉族,以及蒙元清的扩张,都为战争史的叙事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但是,直到作者的最后期限——辛亥革命,这段“战争史”仍然可以说是以公元前为标志的中国历史,所以我们需要这样讲,而不是以其他文明和其他“历史”框架为中心的“普遍性”方法。
《战史笔记》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对待军事斗争中的双方,而不是以统治者和朝代的所谓“正统”秩序为纲。比如,对于历史上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对于入侵中原的强大敌人,作者一般关注的是“战争”的因果关系、成败得失,较少关注什么是“正宗”,什么是“造反”、“入侵”等。,这无疑克服了一定的大汉族主义倾向。同样,作者对农民起义的态度也是客观的,不局限于过去的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理论,也不像现在的一些学术研究趋势。他热衷于谈论无知、破坏性和历史倒退,就像太平天国起义和对义和团运动的简单否定一样。对于大多数战争,作者的观察是细致而恰当的,带着遗憾和欣赏,而且他经常用军事家和战略家的眼光去评论和分析,而不是轻率地从所谓的政治“正确”层面去判断。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里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副产品。我们现在有广义的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吗?有战场考古吗?有没有对历代兵家名战的立体研究?可能是我无知,好像没看到。在这本多卷本的“笔记”战史中,作者实际上开拓了一些可以称之为基础研究的新领域。比如在书中,作者对每一场战争的记述,无论大小,都要包括行军路线、战场位置、各方兵力、防御部署、防御方式,以及与今天地名的对比。我只在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看到过这个原理——这个人的叙述中甚至有对天气和路况的繁琐记述。我想,如果以此为起点,那么只要每一场古代战争都值得研究和关注,最后能呈现为“全息影像”吗?
最后,我觉得应该算是作者在文学上的收获。也许是由于大量接触历史文献,作者的语言更加古雅,词汇更加丰富,叙述更加简洁明快。在过去那些无拘无束的诗人和散文家的基础上,他更加落落大方,正气平和。值得表扬。认真
标题:[陇文化]《战争史笔记》:不以所谓“正统”秩序为纲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