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兰州故事】会宁一位末代进士之路
旁白:万林菀,64岁,万宝成的孙子,白银市诗歌协会主席
进士一度是科举时代最美的群体。在科举时代,考进士就是有了当官的资格。所谓,朝代是田舍郎,是士人考上进士后身份的巨大变化。
1904年,在北京,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次进士考试如期举行。考中进士的甘肃举人,很多都是高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甘肃进士万宝成(会宁)、(会宁)、范(靖远)、阎世林(陇西)、田树邦(皋兰)赴日本何西大学求学,是甘肃第一批正式留学生。他们和来自陕西省的学生一起在日本东京创办了《观龙》杂志,倡导爱国主义,传播民主思想。
个人走的路,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甘肃末代进士中,会宁万宝成的经历更具传奇色彩。万宝成是宣彤皇帝登基仪式上的司仪,以民国时期的收藏而闻名。老北京人称他万古风。
今天我们来听听万全林关于最后一个进士的传奇故事。
万宝成
闭门苦读三年,高中进士
现在是高考季节,学生们多年的心血也就在这几天得到了应验。考进士是科举时代的高考。我父母流传的故事,我的二太爷万宝成,考进士前受过全封闭强化训练。
二伯祖出生的时候,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战争时期。曾祖父和他的妻子在逃离时在郭城驿站附近的一个山洞里生下了他。中间还有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说当时我老婆逃到山洞里就出生了。但是,没有一块布,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把康洞的骨灰挖出来,吸孩子的羊水。我在挖骨灰的时候,在康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小牛皮袋子。打开一看,是40个银锭。到现在,在会宁郭城驿站还流传着生孩子拿银子的故事。有人夸大其词,认为贵族生来就有口粮。
有了40个银锭,我家复兴了。二伯祖小时候自然很聪明。说到这里,我的爷爷们中,祖和祖是最聪明的。本来两个人都要读书,但是曾祖父说要有人照顾家族生意。无奈之下,祖叔下海经商。二伯祖学习很努力。起初,他跟随我们的徐先生舒克从国成邮政。他学得很快。后来在靖远读书。他在这项研究中取得了成功,并被举人大学录取。
那时,举人已经极其恶劣了。接下来自然要考进士了。关键是找个好老师。最后,这个家庭聘请了会宁县举人王志勤的表弟王伟芹先生做老师。至此,家里已经相当富裕,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他读书。这次学习不是去老师的私塾,而是邀请老师去我们在国成岗的家。现在看来二伯祖这次的学习和导师一对一辅导很像。谁知道,当这位王老师来到我们家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什么方法?全封闭强化教学法。虽然当时没有这个名字,但是方法就是这个方法。家里给老师和学生安排了专门的院子,老师和学生都待在里面,一般不出院子。该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送他们食物进门。就这样,他在这个小院子里闭门苦读了三年,二祖进京应试,获得了陈佳分院前三名的第146名进士。这一年是1904年,也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次进士考试。学术界称他们为最后的进士。
标题:[陇文化]【兰州故事】会宁一位末代进士之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