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红色抒怀】永远追寻在长征路上
本篇文章1290字,读完约3分钟
胡梅营
六月的黄土高原,从棕黄色的袁尚光束中反射出来的阳光明亮而耀眼。跟随红军的脚步,带着记事以来积累的神圣敬仰,终于在六月正午的高原阳光中,仰望会宁红军参谋楼、红军长征纪念塔、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仰望一种信仰的光芒,一种记忆的荣耀,一种精神的高度!
沿着青砖铺成的台阶,一步一步爬到会师楼,站在曾经走过的一双双草鞋的地方,想起朱德、张、许、陈昌浩、聂、陈赓等红军领导人在红军会宁开会时留下的战斗足迹,想起那些红色的飘带、草鞋、绑腿,还有那一片片灰色的军装。
伟人的雕塑,他们似乎在俯视和沉思。从他们站立的姿势可以看出,长征后的领导人很尴尬,但都充满了活力:毛泽东又高又瘦,颧骨高耸,蓬乱的长发从帽子下面垂下来;周恩来浓密的胡子一直垂到胸前,他那双有神的眼睛深深地嵌在眼窝里,使他看上去像个老人;朱德泽戴着一顶旧军帽,上面满是亮晶晶的汗珠。两道浓眉布满血丝的眼睛掩盖不了长途旅行的疲惫。他见证了三大红军会宁决策者和指挥官的大型青铜雕塑,并附有传说和故事。岁月的脚步从我耳边掠过,长征的历史画面在我脑海里涌动
在这条路上,腰间系着草绳、拄着拐杖的领导们,用沾满鲜血的双脚为行进的队伍修正着方向。他们脚下渗出的鲜血把草地上的花染红了,把六盘山山顶的雪染红了。他们翘首以待的姿态,是雪中的雕塑,号召这条路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走,腰间系着草绳,穿着草鞋,戴着草帽,赴汤蹈火。走在无人烟的荒野,吃着草根的树皮,面对着子弹,穿越15个省份,穿越40座高山险峰,穿越近百条河流,走过600英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无边草原,这就是所谓的死亡陷阱。一路走来,与国民党的重重围剿打了六百多仗,打了两万五千里,死里逃生,死里逃生。
在这条路上,女红军战士在草地上饿死时,脱下衣服放在身边。她在地上写了几个字:留给自己缺衣服的同志!老炊事班长把尝过的毒野菜留在菜篮子里,却因为尝过毒野菜而睡在草丛里!
在这条路上,11岁的小号手中弹后站在和旗杆一样的位置,久久不肯倒下;身受重伤的老酋长毅然躺在敌人追击的路口,为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前进铺平道路。他们锲而不舍,与邪恶的敌人殊死搏斗,给别人希望,把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
下雪的季节去过六盘山,穿着厚厚的冬衣坐在车里,但彻骨的寒冷还是渗进了我的骨子里!走过南梁黄土高原,在六月的阳光下,我又一次静静地站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前的红旗影壁旁,静静地俯瞰着眼前婺源的辽阔山川。我无法想象,那些衣衫单薄的红军战士们,曾经是以怎样的毅力,踏过滴水成冰、大雪封山的六盘山山顶,一步一步走近太阳,从陇东走向渭南,从绥中走向河西,到处都是那些永不褪色的面孔。
这种惊天动地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典范,是一部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群体,只要始终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就能成就伟业,创造辉煌。
在红军经过的黄土塬上,蓓蕾一朵一朵的展开,就像热血青春向着太阳行进的红军战士!穿越马匹驰骋在我文字里的团队,上升为图腾,在灵魂的天幕上翻滚,放射出永恒的光芒,永远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学习、进步
标题:[陇文化]【红色抒怀】永远追寻在长征路上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