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回忆听胡风作报告:希望文艺工作者多读点书
本篇文章1313字,读完约3分钟
1950年秋,我从徐州24军教导团青年训练队毕业后,被分配到70师文化艺术队。此时军部已经部署松江,70师直属部队驻扎浙江平湖。工艺美术队的住处是别墅式的两层小楼,在当地算是豪宅。当时全国基本解放,部队没有作战任务,以军事训练为主,我们工艺美术队排练节目,学习业务。
有一天,队里通知,明天全队去军部听一个名人做报告。队长强调,这是军区政委(彭白山)亲自邀请的。我们认为彭政委是我军最高首长,他请来的人一定是大人物。第二天,我们60多名队员乘坐运输公司的两辆大卡车来到松江。报告在军事礼堂举行。有数百名文艺战士和全军文化宣传干部前来听取汇报。主席台上,一位身穿便服的男子坐在政委彭的旁边,此人十分显眼。政委彭环视全场,看到大家都坐在台上,就敲着话筒说:“今天我们很高兴胡风同志给我们讲课。胡风同志是老文化名人,上海左联作家,鲁迅的学生、战友,深受鲁迅先生的器重。听完政委的介绍,全场沸腾,掌声震耳欲聋。我当时对胡风一无所知,甚至没听过他的名字。但我从父亲那里听说过鲁迅,因为他的堂弟魏素媛和堂弟魏从武都是鲁迅创办的未名社的成员,也都是鲁迅的学生。胡风既然和鲁迅关系这么好,说明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这让我很致敬。
但60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胡风在那次汇报会上的讲话,他对自己的声音和笑容已经没有印象了。我曾经把他的报告内容记录在日记里。不幸的是,这本书后来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丢失了。然而,他的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并没有被忘记。大致有两点。第一,你们是部队文艺工作者,这是一个特殊的战线。所以希望你多读书武装自己,提高艺术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是你的武器,就像士兵手中的枪。众所周知,士兵是不能徒手/拳头作战的。第二,我说对于知识分子和作家来说,生活无处不在,这引起了很多批评。但我不否认生活是不一样的,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平平淡淡,部队的生活属于前者。所以建议你经常去军人中间,体验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你就可以写、玩、唱好军人,给军人提供他们喜欢看、听的艺术作品。胡风的言论即使在今天也没有错。
彭政委完全采纳了胡风的建议。很快,一批文学类的书发了,大家交换。记得看过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记的《王贵与李祥祥》、孙犁的《白洋淀》和《铁木前传》等。,以及几个俄文译本。这些文学作品赋予了我一个文学梦想。我后来退伍,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进了中文系。后来军部下发通知,文化工作者要分批下连体验当兵生活。我记得我下到210团一个班,和战士们一起吃饭,一起生活,一起训练。期间写了几首反映连队生活的快板诗发表在连队黑板上,其中一首收录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解放军战士快板诗选》中。
1955年我军从朝鲜回国后,听到胡风案的消息,我很震惊。当城门着火时,它伤害了池塘里的鱼。彭白山,当时已经调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很难逃脱。一个命令传到上海:上海为什么不抓彭白山?虽然市委有人力保护彭白山,但很难违背生命。后来才知道,彭白山也是上海左派联盟的作家。1937年加入新四军,在军部工作。他是陈毅的下属。因为与胡风的私人关系,被列为胡风成员。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58岁。□魏德瑞
标题:[陇文化]回忆听胡风作报告:希望文艺工作者多读点书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