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怀念酸刺
本篇文章1210字,读完约3分钟
小时候家乡的山顶长满了酸刺,是一种耐旱灌木。没有人高,它的枝叶粗糙扭曲,它的树皮布满了裂缝和苔藓斑点,它的树枝上长满了又尖又长的刺。它的树干不能当大梁,也不能当锄头,更不是更好的柴火。这么不起眼的树,自然没人会砍。人们懒得理会它,连牛羊都不吃它的叶子。
许多酸刺变得如此孤独,一个又一个,一座又一座山。山被小心翼翼的覆盖着,村里的老人经常告诉我们,山不要露出来,要被植被覆盖,我家乡的山被酸刺森林覆盖得那么紧。
但是,我对酸刺森林总是有一种又一种的偏见。天太黑了,我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乡》。我从一花一草写到一个早上一个晚上,然后从春天写到冬天。当我从山脚写到山腰和山顶的时候,觉得要写树,就在村口的山前呆了半天。没想到那篇作文被班里年轻的语文老师抄了。最后,他说:李祥林的家乡很美,满山都是垂柳。虽然我们渭北高原不适合垂柳生长,但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清楚地记得我的头埋得很低,脸颊滚烫。
春末,暗沉的酸刺林中出现了淡淡的绿色,是酸刺树枝在松弛新叶。酸刺叶小,没有瓜子皮那么大,又细又弱。夏天,叶子上涂着银灰色的粉末,看起来更没有生气。但每年夏末秋初,酸涩的刺枝上长满了豆大小的红色果实,村民们称之为“酸涩”。远远看去,就像是黑色背景上散发出的光芒。很多年后,我读诗的时候,读到“咯血”二字,突然想起枝头被酸覆盖的背景,就像酸刺咯血恶心的沧桑,最后把深红色的果实献给了人。对于人们的偏见,这是一种印证,也是一种有力的反驳。
当时摘酸刺的场面也很壮观。大人们在田里忙碌,孩子们一边挑着篮子,一边嚼着东西。别看又酸又小的颗粒。咬完之后汁液饱满粘稠,酸甜的汁液溅到嘴里。炎热的夏天,清爽,别提了。当时发现女生最爱吃酸菜,就挑了一大堆红树枝给刚调过来的音乐老师。她收到了我们的特殊礼物,脸上既惊讶又害羞。她的家在天水市。不知道是因为爱还是心里的一个愿望。她和我们的语文老师都住在这个遥远的地方。每次去拜访他们,真的感觉他们都在坚守着快乐,坦然,诗意。
后来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学习工作,远离家乡的酸刺森林。一个寒假回家,家乡的山光秃秃的,一片荒凉,在又黑又湿的酸刺森林里,在歪歪斜斜的雪原里,水墨画的古老意义再也没有任何疑问。森林管理员把酸刺作为木柴卖给村民。那么多残桩,在大风中撕裂扭曲,预示着大山内心深处隐隐的痛。我从老家来信得知,老家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淋漓的雨了,几亩旱田也留不住。许多村民去了遥远的城市工作。我对离开家乡感到悲伤。老家的人没有守住酸刺林,让他们很难守住自己的家园。当酸刺被砍成柴火放入灶膛时,也许没有人意识到噼啪作响的火焰带来的温暖背后是一幅多么凄凉的画面!没有人意识到《说文解字》与这个古村落的关系有多么重要和复杂。
在“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的大潮中,我希望家乡的山顶能重现生机,哪怕长满了酸刺,也是可喜的。在公共场合看不见的山被植被覆盖着。这位老人讲得多好。
标题:[陇文化]怀念酸刺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故乡的清泉
下一篇:[陇文化]一次生命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