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陇上江南
本篇文章1915字,读完约5分钟
进入辉县,天地豁然开朗,山色豁然变绿,水色豁然开朗。我没去过甘肃,也没见过陇南这么多树。一望无际的绿色,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覆盖着山野。群山笼罩着白雾,像一条哈达缠绕着青山绿水。小溪清澈见底。你可以看到小鱼在车里悠闲地摆动着尾巴。作为一个甘肃人,我去过戈壁沙漠,深入甘肃中部腹地和陇东旱塬。甘肃干旱的土地给我的每一次旅行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的眼睛和喉咙都渴了。那时,即使是一点点绿色和一个水坑也会让人感到非常感动。但是在陇南,那么多的树,那么巨大的绿色,突然让我落泪。感觉好幸福。甘肃的树那么多,一个省的树和绿色几乎都集中在陇南,像一道坚固的绿色屏障,把风沙干旱挡在外面。
树是陇南的生命,是陇南人的灵魂。没有树,陇南就不能称之为“龙上江南”,陇南人的生活也会口干舌燥。因此,陇南人视树木为生命一样重要的东西。我看到由于修路,道路两边都出现了土层。陇南人立即补种了一些树苗,并在土壤上覆盖了绿色。树木种植整齐美观,生长喜人。后来我才知道,当地政府把这些苗木包括草坪的管理责任都交给了个人。每棵树都有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树。每一片草地都充满了人们对绿色的热爱。所以在陇南,土壤的颜色是很少见到的,只有树和水,花和草,鸟兽在大自然中打着和谐有序的场面。在陇南,你会看到人让位给树,水让位给树,房子让位给树,田地让位给树,道路让位给树,树就像是万物所惧的自然之神,形成一个巨大的绿色联盟,保护着这片神奇的景观。
从地理上讲,陇南位于岷山和秦巴山区的交界地带。在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与古造山分离的过渡段,长江四大支流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蜿蜒流过境内。整个地形北高南低,直接连接塞北和江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和宽阔的沟壑,造就了山、林、水密的陇南。它就像一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国家中心的群山褶皱中。陇南位于秦岭南麓,不仅是中国南北的过渡地带,也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辉县北部有一个叫大山坝的地方,同样的雨落在山上,从山脊南北两侧的支流流入长江和黄河。所以,无论气候、物种、风景、文化,都有男有女。历史上陇南是川西北至陕西的主干道,陈仓后路和茶马古道在此经过。张老郭在此成仙,李白入蜀叹“蜀道难”。杜甫一家南下到铜鼓(今成县)拾山中的橡树和栗子充饥。王羲之的后人带着家人到陇南山区避难。诸葛亮六次出祁山于此,控制十万弦的秦人在此成长。红军长征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陇南就像一个藏着深山的温暖港湾。当接纳受苦的人时,
其实没来陇南的时候,经常听到早年逃难到这里的老人说,陇南潮湿多雾,虫兽横行,瘟疫猖獗。外国人在破坏森林和开垦荒地以备饥荒后,受到许多地方病的威胁。一些人失去了生命,许多人回到了干旱的甘肃中部。在自然界中,人们的生命似乎很渺小。在最美丽的地方,要么有张这样的神灵,有许多大脖子、大骨节、麻风病患者,要么挖出黄金、铅锌,要么环境被污染,铅锌中毒,大自然在这里开了一个神奇的玩笑。天堂和地狱似乎在人们的脑海中。陇南本地人长期生活在临海深处。他们认为山中有山神,树中有树神。这些自然之神不能相互碰撞。后来我好像明白了,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对自然界万物的敬畏的伟大感觉。事实上,今天陇南的发展符合这种有利条件。地方病得到完全遏制,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恢复。九县都是有自己魅力的生态县。
在陇南,我看了观鹅瀑、万象洞、西窄书颂、天池碧潭、郭老仙洞、秦人西洼地、故国。往往是“一山见四季,十里见异日”。刚才还是雪山,突然绿胖红瘦,阳光灿烂。突然下起了毛毛雨,大自然在这里施展了大自然的魔力。地上风景如画,鸟兽珍奇,奇花异草,山野特产,地下全是金、铜、铅、锌。陇南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适合橄榄生产的地区。是甘肃省唯一的产茶、产桑、产橙、产核桃、产黑木耳的地区。拥有中国第二大铅锌矿和世界超大型金矿,水资源和旅游资源潜力无限。惠城盆地出产的大米曾是朝廷的贡米。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雪山、森林、河流、金矿。白马藏族人说这样的地方是人间天堂,“香格里拉”;李四光说,陇南是“复合宝地”;甘肃省委原书记苏荣说:“我要是知道有陇南,为什么还要下江南”。至于陇南,我们知道的有点晚。我认识张,但不知道他的家乡是陇南两当县。晚上看了杜鹏程的灵官峡,不知道“云平三峡”之一的灵官峡也在两个地方。我知道九寨沟,但不知道它的水是从陇南文县流出来的。我知道哈达铺和官鹅沟,但不知道有个党昌县。我喝过洋坝的茶,宏川的酒,但不知道是不是陇南康县产的。
陇南有三张王牌:旅游、矿产、生物。陇南是一个热爱人民、富民的领导。它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深刻的变革。“龙上江南”品牌享誉全国,深入人心。
标题:[陇文化]陇上江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陇文化]夏日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