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叶辛话"年味儿":女孩穿新衣集糖纸 男孩放炮仗花样多
编者按:我还记得小时候,有几天掰着手指头,叫你春节“快来慢走”。一想到当时的春节,脑子里就充满了过年的味道:家家户户屋檐下盖着腊肉,大街上贴着对联,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随着新年的临近,这些温暖、有趣、难忘的回忆又一次走了出来。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各地不同。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过年情结和不同的过年故事。今年冬天,人民网文化频道推出了春节特辑《最思念的年味》,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作家学者、影视名人和民间工艺传承人,畅谈他们的春节回忆。今天,请听著名作家叶欣对边肖的怀念。
叶欣做客网络(人民日报翁启宇摄)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过年就是三件事:穿新衣服,吃水果糖果,放鞭炮。”叶欣仍然记得他提到童年时的春节。他说:“孩子穿漂亮的新衣服,跟着父母走亲戚朋友,走到哪里都吃好吃的水果糖果。有苹果、橘子和桃子...口味很多。”虽然他的童年是在20世纪50年代,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不如现在,但作为上海的大城市,“会有更多种类的糖果,还有太妃糖、花生牛轧糖、白兔奶糖。”叶欣告诉我,当时的女孩们吃完糖果后,不愿意扔掉彩色的糖纸,而是把它一张一张地摊开,放在厚厚的书里。“开学后拿出来和朋友对比。看谁收集的糖纸更漂亮。”
女生喜欢收集漂亮的糖纸,男生喜欢放鞭炮。“当时我用压岁钱买了几个鞭炮,像个大人似的点了根烟,然后自己点着了。”当叶欣回忆起他童年时的“最爱”时,他兴奋地介绍了许多放鞭炮的方法,“把它们放在地上,放在墙缝里,扔出去,再放进去……”
男孩子天生淘气,叶欣小时候也是,他曾经和朋友一起恶作剧。“我小时候住在上海的胡同里,那里有一家卖绍兴黄酒的店。我们这些孩子特别喜欢把鞭炮扔进放在酒店门口的小空酒罐里,酒罐立刻发出一种不寻常的声音;这时,酒楼里戴着眼镜和瓜子帽的老板冲了出来,心痛地摸着酒坛,喊道:‘小祖宗,酒坛裂了,装不下酒了。’"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上海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开始消退。“鞭炮声没有以前那么震耳欲聋,但是除夕的鞭炮声很响。”他还记得“巷子里有人说会放鞭炮辟邪贴春联拜年。”叶欣那时已经十几岁了,她被一对从王安石的《原日》演变而来的春联深深打动。“鞭炮老了,千人换过年。”成千上万的家庭贴上了春联,除夕鞭炮齐鸣,新年开始了。(正文/王和珍)
春节期间“一年最错过的味道”特别策划;
王刚谈论“年度口味”:用冷冻鸡作为武器玩大麻,雷子让邻居感到害怕
“大姐姐”刘敏涛方言“年味儿”:铁一样的旧衣服,深深温暖着我的心
六岁小孩的话“年为儿”:2004年春晚给“猴迷”的难忘承诺
陕西民间工匠谈“年味”:xi安在白鹿原打社火剪窗花
纪律,责任,基层,震撼,“四个形式”,“重点少数”,全覆盖,永远上路……1月25日,甘肃省纪委第十二届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兰州召开。全会为今年的工作确定了什么样的“任务书”?今年反腐工作的重点是什么?省纪委梳理出八个关键词。
标题:[陇文化]叶辛话"年味儿":女孩穿新衣集糖纸 男孩放炮仗花样多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