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学家曾巩为能臣干吏 任职期间曾打击豪强(图)
在文学创作方面,曾巩师从韩愈,师从欧阳修,主张以明道为创作基础。他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中坚,在散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宋代以来,许多人以他的作品为榜样,所以他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享有数千年的美誉。然而,纵观曾巩的人生经历,他不仅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实干家。但在文化重于经济,诗歌重于小米的特殊时代,他的行政才能却被耀眼的文学名所掩盖。嘉祐二年(1057年),曾巩三十九岁考中进士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浙、鲁、赣、闽、皖、冀等地,在那里与豪强作战,抵制兼并,兴修水利,减税赈灾
饿年岳州不缺农事
熙宁二年(1069年),在京任职数年的曾巩在王安石与司马光关于变法的争论中说了实话,得罪了双方,惹恼了双方,于是向宋神宗请求外调,宋神宗安排曾巩担任越州(今浙江绍兴市)的总法官。他虽然是北宋的副职,但在处理政治事务上与知府分担权利和责任,即与禁卫签书。当年6月曾巩上台后,立即视察人民感情,走访穷人,进行调研。岳州有个老习惯,就是向酒厂收税,供衙门使用。曾几何时,葡萄酒领域的钱是有限的,不够财政支出。国家想了一个办法,不足的部分分给老百姓收藏。当初定的时限是七年。但时限到了,政府还是一如既往的负责任,收税,敲诈勒索。没有停止按规定征收的迹象,人们怨声载道。曾巩了解情况后,立即停止征收这种税。
当时是岳州饥荒,灾情严重,民生垂危。曾巩认为长平仓(一种古老的调节米价的方法,修建一个储存谷,在谷便宜的时候涨价,在谷贵的时候降价)不足以减轻受害者的痛苦,全国各地的农村人都不方便在城市里购买食物。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曾巩安排民众广泛张贴告示,要求各县富人如实申报储备粮。当曾巩看到富人宣布的储备达到150万石时,他的心是坚定的。他还颁布法令,要求各地富人以比平时略高的平价卖给百姓,让饥民就近购买粮食,无异于雪中送炭。同时,他还筹集了5万元,借给没钱买种子的农民。通过这两项措施的实施,岳州人民终于顺利度过了灾年,不仅没有人饿死,还认识到不缺饥年,不缺农事,一片新的绿色出现在广阔的田野上。
保持土壤的安全和健康是周琦的责任
熙宁四年(1071年),曾巩迁至周琦(今山东济南市)为周知。作为一名地方领导人,曾巩深知责任重大。不像某些官员,他只看上面的好恶,挑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面有好的,下面就会有坏的。相反,他抛开了自己保卫土地和热爱人民的责任,甚至不惜牺牲人民和金钱。曾巩不是这样的。他勤奋,比较务实,凡事从实际出发。当时朝廷为了控制黄河,动员全国各地的民工,从冀州抽调了两万工人。根据户籍,有一个工人被选为第三个工人。但是,当他听说有些地方的户籍有遗漏和虚假报告时,他立即决定进行深入细致的普查,重新调查户籍情况,自下而上地报告,并反复核实。最后他发现九鼎的一个可以满足招兵丁的需要。所以,他没有盲目的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做,而是按照九。曾巩务实的风格使许多普通百姓的家庭摆脱了徭役的痛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曾巩当时工作的冀州是一个很难治的名镇,到处都是豪强。因此,作为一个周知人,曾巩绝对不是一份好工作。曾巩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难缠地位,决定严打,打击豪强,树立威望。济阳曲笛镇,有一个周姓富豪。他的儿子周镐富有而无情。他横行乡里,欺男霸女,作恶多端。但是,周佳丽能动权贵,能与地方官员勾结,百姓敢怒不敢言。当曾巩初来乍到时,他以此为突破口收集证据,迅速将周镐绳之以法,极大地触动了人们的心灵。在章丘地区,豪强聚集成一个群体,称为霸王社。他们掠夺人民并犯罪。曾巩派兵将他们全部抓获,一举消灭了犯罪团伙。31名罪犯被判刑并被送往边境。又首创冀州护吴之法,以五户为保障,监督出入,实行外来人口登记,与盗贼互助。通过曾巩的科学治理,周琦的犯罪率明显下降,从治安案件频发的状态转变为安全状态。
事实上,曾巩在周琦的成就远不止于此。比如他推行王安石新法,刺激农业生产;周琦北水门是为了解决困扰周琦市多年的洪水问题而修建的;疏浚西湖(现在的大明湖),现在是济南的著名景点。后人为了纪念曾巩对周琦的巨大贡献,在千佛山修建了曾公庙,在大明湖旁修建了南风寺(又名曾巩南风寺)。
洪州科技政治热爱救灾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曾巩迁至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周知,隶属江南西路兵马司。洪州是当时著名的文化繁荣之地。唐代王波的《王腾亭序》使南昌成为一个古老的县城,洪都新府闻名于世。这的确是一个物美人杰的地方。颜姝、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朱、文天祥等包括本人在内的著名儒学家都来自这个县。到洪州是曾巩多次向法院请求的结果,因为他的母亲快九十岁了,需要照顾。
在他任职之初,恰逢江西瘟疫流行,正在蔓延。曾巩迅速调拨救灾物资,并迅速下令各县、镇、馆储备防疫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他安排人们搬出州政府的官邸,作为那些生病的士兵和无法养活自己的人的临时避难所。他不仅派医生给他们治疗,还为他们提供食物和衣服,这样这些人就不会受到灾难、饥饿和寒冷的影响。他随时派人记录疫情,对感染者和未感染者进行登记,及时汇总,然后从国库拨款,按轻重缓急有序发放救助资金。大灾难显示了巨大的爱心。曾巩的一系列举措挽救了许多濒临死亡的新鲜生命,充满了那个时代罕见的人文关怀,实现了曾巩忠于国家、关心人民的人生信念。而且,他的一套具有示范作用的救灾方法,为当时的救灾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科学理念。
当时,还有一件事曾巩做得非常漂亮。朝廷派兵攻克安南(今越南),要求沿途各州府提供住宿和粮草,并做好这支远征军的中转接待工作。俗话说:盗匪如梳,士兵如箅子,数万人吃喝耶戈,甚至抢来抢去,这个协调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军队南下的时候,一路风起云涌,让沿途的百姓苦不堪言。曾巩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提前做好计划和安排,及时调运物资,科学安排食宿,巧妙安排中转时间。最后军队越境,秋天却无辜。城乡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军队经过了当地。
福州直接选举方丈保护人民利益
熙宁十年(1077年),曾巩由洪州迁至福州周知(今福建福州)。这一年,他59岁。北宋时,这种还在位的高级知府,除了照顾老人,还被降职,或者皇帝不太喜欢,曾巩可能属于后者。自从Xi·宁两年前被释放到越南后,他在许多州服役了近十年。以曾巩的文学声望和政治成就,皇帝可能会回到北京,命令翰林成为学士。所以他的同事们都认为他天赋异禀,功勋卓著,作为外地人时间长,天下相当不合时宜。然而,曾巩没有抱怨,仍然努力工作,兢兢业业。他在福州只服务了一年,虽然时间短,但成绩还不错。
他在福州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当官不能与民争利。当时地方官员待遇优厚。法院除了正常的工资、津贴外,还划拨一定面积的职业田(国家所有的固定土地),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发放补贴。福州没有专业的场地,但是有很大的菜园。国家妥善管理这片菜地,蔬菜常年源源不断地销往菜市场。国家官员每年可以增加30万到40万元的收入。然而,大量的政府菜上市,扰乱了市场,导致蔬菜价格越来越低,农民的蔬菜卖不出去,收入急剧下降,农民深受伤害。所以州府的菜园子,让官员发财,成了老百姓卖菜难的克星。曾巩调查了解到这一事实后,气愤地说:太守怎么能与百姓争利呢?政府应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怎么能和人民竞争利润呢?曾巩立即取消了富裕官员伤害农民的菜园。虽然它自己的油水很大,但它保护了菜农的利益,人民为它欢呼。
福州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官员少,雅培多。有什么解决办法?原来福州一直佛教兴盛,寺庙众多,有捐庙的传统。除了国家给寺庙分配了一定的产业,很多人和富裕家庭也给寺庙捐了钱、房产之类的,使得寺庙比政府有钱。一时之间,出家入寺成了大家向往的热门职业。一些知名的名人在贿赂他们的关节,贿赂政府,努力成为雅培。结果七闽之地,行贿受贿,硝烟弥漫。曾巩决定采取严厉措施来阻止这种不健康的趋势。曾巩有一种进步的感觉。他知道,只有直选,才能阻止住持买卖。他到处安排人去寺庙,召集僧人,无记名投票选阿博特,然后把这些直选出来的阿博特上报州府,州府下发任命文件,一切都在阳光下做,真正堵死了后门,打击了腐败。福州从此清净正直。
以上只是曾巩几年政治的一点点。后来,他被朝廷派到明州、亳州、沧州等地任周知。无论走到哪里,他也有成就。与北宋许多士大夫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曾巩少言多行,少说多做。他单纯、纯粹、执着,从儒家的忠君爱民出发。他一生都在七八个州度过,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工作。他及时处理了许多涉及群众温暖的疑难问题,确实为人民做了一些实事、好事,受到广泛赞誉。当他任期结束离开冀州时,冀州人民实际上是关上城门,想尽办法挽留他。而且他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理念,是一个能干的能做大事的大臣。
然而,曾巩从未公开展示他的成就。他每次上书皇上,只说了一些孝顺、养亲之类的普通琐事,其他的一概不提。这正是曾巩的弱点。由于曾巩不善于表达自己,又在基层推行王安石新法,所以反对变法的大学生吕公著在宋神宗面前做了一个小报告,说曾巩:为民主持正义不如政治,政治不如文章。曾巩被评价为一个人品低下的平庸官员,并断言他一无是处。从此,曾巩无法用他的才华建立王朝,他的一生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可见,政治观点的异同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同时,曾巩以他的文章闻名于世。人们只知道他的文章,却不知道他的成就。他卓越的为官能力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几千年来影响了人们对他的综合评价,令人遗憾。
标题:[陇文化]文学家曾巩为能臣干吏 任职期间曾打击豪强(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