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吃糖瓜、祭灶神……小年如何过出仪式感?
23号过一个小年,几乎就是新年的彩排。著名作家老舍记录了一系列关于北京春节的民俗,其中提到了新年,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年味。
但是,小年的日期并不一致,有的是腊月二十三,有的是腊月二十四,但一般来说,小年算是春节的前奏。唱中国新年歌谣时,人们开始一步一步地做准备,直到热闹的中国新年到来。
小年份的日期不同
新年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感谢厨灶节、厨灶节、厨灶节等。由于当地的习俗,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日期。
古代有一个过年有官三人四船五船的传统,也就是说管家过年是腊月二十三,民宅是腊月二十四,宅船是腊月二十五。在其他地方,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和除夕前一天晚上被称为小年。
关于小年,还有一个除夕夜,忙的时候自带欢乐:二十三,捏蜜饯;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冷冻豆腐;二十六、红烧猪肉;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送脸;二十九、馒头;在三十个炕上包饺子。
不同地域的新年歌谣,内容会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都表达了告别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要牺牲炉灶?
小年算是过年的开始,自然会特别关注。炉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民间活动。
灶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食神。还有一个传说,灶神最初是一个名叫张生的平民。结婚后,他花了很多时间,最后沦落到乞讨为生。有一天,他碰巧到前妻家乞讨,羞愧难当,就钻到炉子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羞愧难当,死在锅底,于是封他为灶王。他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报家善恶,除夕回去。因此,汉族民间有在小年献灶的习惯,祈求来年平安成功。
宋代范成大在《祭灶诗》中说:古有腊月传,厨主在天上说话,不回云,乞利市归。这首诗生动地说明了古代与献灶有关的一些风俗习惯。
灶神的画像一般贴在灶台附近。献灶的时候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神的嘴上,这样他就不会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要把旧画像摘下来,和绑着稻草的马一起烧掉,象征着把灶神送上天,也叫辞职灶。然后,新年过后,挂上新画像,欢迎回到灶神身边。
除了蜜饯,这个时候你还会吃什么?
说到年轻人的饮食,蜜瓜自然是标志性食物之一。除了祭灶,过去也是人们口中的美味。
糖瓜通常是用黄米和麦芽煮沸制成的。这种糖有两种形状。长的叫关东糖,扁的叫糖瓜。味道浓郁,风味独特。
在过去,农民通常在隆冬没有农活的时候休息一下。那时候是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甚至整个正月十五的一年。过年吃饺子很自然。时间久了,吃饺子成了早年的习俗。
在山西东南部,年轻时吃油炸玉米的习俗很流行。民间有二十三种说法,就是不吃炒玉米,新年伊始就掉一锅。人们喜欢把炸好的玉米和麦芽糖粘合在一起,冷冻成大块,咬一口,又脆又脆。
过年剪窗花扫房子有什么准备?
过完年,离春节只剩不到十天了。剪窗花、贴对联、贴年画的准备会更热闹。
比如家家户户都会精心打扫房子,除尘,开窗迎新。据说年休假也叫扫尘日,起源于尧舜时期的扫年习俗,最初是古代人驱除疾病和流行病的仪式。
在所有为春节做准备的活动中,夹式窗花是最受欢迎的。窗花的内容可以是喜鹊爬梅、燕子披桃柳、荷花里的鱼(偶数年)、二仙合谐等。还有各种戏剧故事。
以前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蒸馒头,特别是做个枣山祭拜灶神。馒头可以有多种形状,这往往是每个人展示自己灵巧技能的好机会。
俗话说有钱没钱就剃光头过年。这期间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理发迎接新年。人们认为这也意味着辞旧迎新。
事实上,新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重要的是,它是春节的前奏。从那以后,一系列的民间活动都强调了参与感,在这个过程中,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上官云)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吃糖瓜、祭灶神……小年如何过出仪式感?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