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视点】地下音乐殿堂 地上壁画长廊
甘肃真的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几乎所有的地球表面都是由音乐文化的砖块和石窟的彩色壁画组成的。人们很难想象,甘肃省从西到东近2000公里的地面上,密密麻麻的寺庙和石窟几乎连成一条线,各种史前文物静静地躺在地下墓穴里。虽然石窟始于魏晋,但墓葬忠实地描述了中国古代文明。两者都有与乐器、舞蹈相关的实物。只有一种以实物存在,另一种以绘画呈现。如果我们把它们整合在一起,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不仅有时间和空的先后顺序,还有史前和后历史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其中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的重新发现,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西凉乐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魏晋古墓壁画音乐厅
考古发现,从酒泉国源乡到嘉峪关塔13公里的戈壁砾石下,埋藏着1400多座魏晋古墓。一些坟墓中保存了大量的砖壁画,这些坟墓建于公元220年至420年之间。在发掘的8座墓葬中,有660多幅砖壁画。这些砖壁画基本分布在墓门的前墙、前室、中室、后室的后墙上。都是用黑线画的,用赭色、朱红色、石黄色等鲜艳的颜色画的,笔墨简练,形象生动。大部分都是一砖一瓦画出来的,画面高16-18 cm,宽34-36 cm,少部分是多砖一画组合的大型画面。除了墓门上象征方位的四神,其他砖雕壁画基本都是以现实生活题材为内容,如旅游、农桑、畜牧、井饮、狩猎等。从砖壁画中所绘的乐器图形可以看出,当时生活在河西地区凉土里的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仍然保持着中原的生活习惯和演奏音乐的方式。当然,随着空避免混乱和迁移而形成的生活位移,必然会带来观念的改变。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殊环境中,他们不被西域胡风影响是必然的,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魏晋文人阶层从中原带来的正统乐舞,更是与西域胡人乐舞新融合的直观景象。特别是当时甘肃边境地区人民特有的饮酒作乐、交游混杂等生活状态,为研究和了解魏晋时期甘肃乐舞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物见证。现在,我们再来浏览一下这个1700年前的珍贵文物。
从嘉峪关魏晋墓葬的砖壁画中看到的乐器图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弹弦、吹管、打击乐。弦乐器演奏乐器主要有卧推琵琶、凤头琵琶、阮咸琵琶、长颈琵琶等;管乐器有长笛;打击乐器有都铎钟等。
它在北魏壁画中多次出现,如酒泉丁家寨门金五号墓壁画、敦煌千佛洞、安溪万佛寺石窟等。,并参加了世界著名的“五凉文化”的典范——西凉音乐。
事实上,早在秦汉时期,生活在甘肃河西的岳、吴孙、羌等古代少数民族就已经有了琵琶、吴县、笛子、大鼓、小鼓等乐器。这恰恰说明,在魏晋时期,尺牍已经成为甘肃最流行的乐器之一,自然也就被列入了西凉音乐的演奏之中。由嘉峪关魏晋一号墓南墙西侧的一幅砖画所绘,是一个有自己柱子的二弦卧筐,其中一弦下有五根柱子。这架二弦琴,正是宋人所说的“二仪琴”。
琵琶之所以叫阮,是因为魏晋人阮咸擅长弹琵琶,唐代改名阮咸,宋代改名阮。《嘉峪关汉画像砖墓》发掘报告也称其为便携式琵琶弦乐器。琵琶在甘肃窑洞画和墙砖画中多次出现,其形制、弦制、演奏方法都有所不同,说明早在秦汉时期,琵琶就已经成为河西秦汉乐舞中的主要乐器。
笛子是一种吹箫乐器,在嘉峪关魏晋墓、敦煌千佛洞、天水麦积山石窟、酒泉丁家扎金墓、永靖炳灵寺石窟等的砖砌壁画中随处可见笛子的吹奏图像。
酒泉丁家岔金五号墓壁画“西凉季乐”部分,绘有琵琶季乐。音箱介于梨形和圆形之间,长脖子,四弦四弦十二件。水平握着,左手按柱按弦,右手把玩表盘。此外,图中还画有一个弹横卧竹简的伎,一个弹笛子的伎,一个弹腰鼓的伎,形成了弹、管、木皮鼓等各种音乐的合奏。
此外,还有胡嘉、丹九等胡地乐器,是隋唐时期西凉音乐、龟兹音乐、高昌音乐、疏勒音乐、安国音乐的主要乐器。敦煌千佛洞壁画中有大量这些乐器的图像。
类似于今天所谓的“铃”、“星”和“水”,青铜钟的形状像一个杯形钟昀呈,有两个风扇和一对风扇,一个用于右手,一个用于左手。响铃长音,黄钟清脆长音,是有节奏的打击乐器。
河西地区流行的金属打击乐器有多铃、编钟、磬、锣、方响、磬、磬、铜钹等;魏的打击乐器有:木皮打击乐器有羯鼓、丹鼓、筝鼓、腰鼓、隋鼓、齐鼓、鼓、达拉鼓、独坛鼓等。陶器打击乐器包括锣、锅、陶铃和陶鼓等。这些乐器大多进入西凉音乐系,其演奏多见于敦煌千佛洞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壁画。考古学家也多次在甘肃发掘出珍贵的实物遗存。
和龙石窟音乐舞蹈壁画
自东汉以来,印度、波斯和西方国家的僧侣纷纷涌入河西,不仅长期居住在河西各大寺院和石窟,沉思和翻译佛经,弘扬佛教,还以佛教音乐、佛教雕塑和佛教绘画影响河西的文化和艺术。特别是凉前时期,张贵称霸河西,崇尚佛教,大规模修缮宝塔寺,使得佛教在河西迅速崛起。随着佛教在河西地区的迅速传播,到处都掀起了修建寺庙、塔和石窟造像的风,使得甘肃东西近2000公里的古丝绸之路两侧发掘出无数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安溪万佛峡石窟、玉门昌马石窟、苏北五寺、一寺石窟、肃南马蹄形石窟、文殊山石窟、石佛崖石窟、永昌云庄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巫山水帘洞石窟、拉绍寺石窟、甘谷三十里铺石窟、大相寺石窟、天水麦基泾川南石窟、王牧宫石窟、庆阳北石窟等。,把甘肃的古丝绸之路连成一条线,以绚丽的歌舞、乐器、数百种戏曲、壁画、生动的佛像,形成甘肃独特的文化走廊。这些石窟是甘肃北魏至金元时期,历经数千年,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的经典之作。
据有关资料显示,就敦煌千佛洞而言,有大小乐队500多组,乐手3000多名,44种乐器4000多件,散布在200多个洞窟中,舞蹈、姿势不计其数。这些在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金元时期不断修复的乐舞壁画,真实地反映了中外音乐文化在甘肃交融、相互借鉴、演变、表现的历史足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凉州文化圈”、由西向东的文化广播线、以凉州乐手为核心的和龙乐舞文化大军。这种“一圈一线一枝”成为引领当时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强大力量。
敦煌壁画中的乐器音乐和舞蹈画面,无疑是当时最流行的西凉音乐。以西凉音乐为主要框架的和龙艺术,对后世唐诗、宋词、元曲、传奇的形成、发展和转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凉音乐虽然只是歌舞,不是戏剧,但却是最具表现力的歌舞音乐,也是审美最多元化的动感歌舞音乐。当然,歌舞不是戏曲,但戏曲是自然的,或者说戏曲是“歌舞讲故事”的,歌舞是不讲故事的。歌舞一旦作为角色在舞台上表演,马上就变成戏剧了。《丝路花雨》不就是因为人物的情节吗?中国戏曲在中国古代歌舞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提炼和吸收其他艺术元素,最终融唱、读、做、奏于一体,形成了歌舞全面发展的独特文化品格。
要找到甘肃戏剧的源头,首先要了解古代甘肃的歌舞。通过以后更深入的了解,我们会看到甘肃戏剧一个清晰的历史发展,即以西凉乐舞为本源,以宗教基因为精华,以甘肃民间音乐为素材,经过碰撞、交融、筛选、变异、综合,逐渐脱胎升华,逐渐构成一种全新的文化风格。
标题:[陇文化]【视点】地下音乐殿堂 地上壁画长廊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