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绚丽甘肃】洮砚:石头和人的深情对话
本篇文章1601字,读完约4分钟
洮河日夜奔流,流经卓尼,有“中国闫涛石材之乡”的美称。这里出产被称为中国四大传统砚之一的陶砚。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陶砚一直充满活力。一代又一代的墨匠,心中有爱,延续着刀尖上的传承,深刻诠释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甘肃日报赵梅
闫涛故里:桃水柳朱妍如玉
“谁关注珍珠,谁就走在冷水上”。每年冬天气温骤降时,湍急的洮河溅起的水花迅速凝结成冰珠,散落在水中,随波逐流。这就是“洮河珠”,堪称奇观。
洮水,被称为洮河明珠,日夜滋润着闫涛的石头。
洮河绿砚,又名洮河绿砚。卓尼古为羌戎之地,汉代属陶阳郡,宋元属周涛。它也被称为闫涛,因为石矿带靠近洮河。
陶砚主要以其石质著称。陶砚石细,手滑,耐磨,不脆,软硬适中,墨不挥发,不透水。正因如此,它与广东端砚、安徽佘艳齐名。
东经104度45分,北纬35度08分。这是陶砚产地的地理坐标。
在卓尼,从洮河东岸的喇嘛崖到赞巴瓦乡的营子嘴,闫涛石矿带储存在悬崖、山峰、山谷和山谷的深处,直线距离约25公里,宽度约2.5公里,矿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
经初步鉴定,闫涛石矿带在地质上属于古生代泥盆系。形成期开始于约4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
闫涛石矿的开采历史已近一千年。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最高军政长官陶、闵、何、黄向朝鲜达官显贵和文人赠送当地部落供奉的陶砚,受到苏轼、黄庭坚等文人的赞赏,陶砚价值倍增。
在接下来的100年里,闫涛石和雕刻砚台通过在周涛、周敏和贺州设立的交易场所流传到全国。后来由于战乱众多,交易渠道不畅,陶砚的开采和砚业几乎中断。明永乐二年,周涛十八省划归土司管辖,严格管理矿区,控制滥采滥挖现象。民国时期,陶砚的年需求量猛增,1936年前后,年发行量接近1000平方米...
已经开采的桃雁石矿脉大多三面环水,很多地方还处于原始森林状态。该地区植被覆盖,溪流、河流和山泉随处可见。矿脉浸在水中多年,由潮湿的空气滋养。
已勘查的矿点和出露矿体较多,如喇嘛崖、水泉湾、娜儿、卡古芝沟等。其中,喇嘛庙下的闫涛石矿带宋代老窖中出产的“窝子石”最为珍贵。
喇嘛崖位于洮水河东岸,看起来像一顶喇嘛帽,位于娜儿村和下窝村之间。自唐宋以来,尤其是宋代,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此被称为“宋坑”,是陶砚的正宗老坑之一。
喇嘛崖东北面与山主峰相连,形成一个形似笔架的山峰,东南面为狗坝崖,南面为卡固崖。
洮水在喇嘛崖岩壁附近流动,闫涛石矿被夹在岩石之间分为上、中、下三层。岩脚直下到底,下脉当时离水面只有几米远。明清时期,这里用木筏挖洞采石。当时洮河两岸植被覆盖良好,水源丰富,洮河水位很高。下坑靠近水面,洞穴与水面齐平。采石的时候要等到旱季才能接近石坑。中层矿脉距下层约30米,据说是宋代的老矿坑。但是因为老洞被流沙埋了,不可能找到。1958年挖的洞只有两个。由于洞内没有配套设施,隧道狭窄,已经废弃。上层离中层约50米,矿层有用厚度在三层中最高,在0.6米到0.9米之间。
离喇嘛崖不远的娜儿村的村民们正在用手采石。60岁的杨是村的一名村民,他在20多岁的时候开始采石已经有30年了。
地里的庄稼播种后,开始采石,直到庄稼收割;收割、粉碎和采石直到新年。他刚开始在喇嘛崖采石时,老坑只有一米深。
钢钳和锤子被装在篮子里,两三个村民,四五个人,爬上了三面环水的陡峭悬崖。采石工人用煤油灯或蜡烛照亮洞穴,在大约一米高的坑洼中弯腰驼背,并为采矿切割石头。很多天收不到一个砚台是常事。
除了松坑、喇嘛崖的砚台材料,水泉湾的水泉石也以其优异的石质而闻名。
那尔村村民查宗武也有30多年的采石经验,曾在喇嘛庙的老松坑和水泉湾采集砚台。他说水泉湾的坑洼里有水,所以砚台温软,颜色比沃子石略深,有白色、奶油色、黄色的石头。
“陶砚有多贵?黄色脂肪带来绿色波浪”。就陶砚而言,石脂是一种混有石矿体的细粒岩石,也是鉴别陶砚真伪的标志,也是鉴别石料品级的依据之一。
标题:[陇文化]【绚丽甘肃】洮砚:石头和人的深情对话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