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清明祭敦煌魂】庄老 300多件敦煌古乐器
斯人远在他乡,自有智谋
庄庄与方爱琴
庄先生和他修复的敦煌古乐器(翻拍)
庄先生复原的敦煌古乐器
方爱琴的父亲展示了敦煌古乐器模型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由《西方商报》的丁凯拍摄的
开放语言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今年8月在敦煌举行。以此为契机,敦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敦煌石窟的荒凉和衰败成为人们反复提及的历史,反映了当下的秩序和繁荣。我们不能忘记敦煌老一辈人的坚持,是他们让敦煌以研究、保护和开发而闻名。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敦煌,书写着敦煌独特的文化生活。斯人虽远,但他们留下的学术研究成果却成了敦煌文化宝库中璀璨的宝石。
在清明之际,本报专门推出了《清明敦煌魂人去心灵手巧》系列报道,通过对敦煌士人老一辈妻儿好友的回忆,展现他们沉重的生命和不朽的精神遗存。
——西方商报:白居易的代表作《琵琶记》中对琵琶的描述是:大弦如雨般哼唱,小弦如密般低语。低声哼唱着,然后混合在一起,就像把大大小小的珍珠倒进一盘玉里。敦煌莫高窟壁画记录了北魏至隋唐宋元时期6000多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乐器图案。两者有什么联系?《琵琶记》中优美的旋律能在莫高窟壁画中找到吗?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庄先生一生孜孜不倦地修复敦煌壁画中的300多件乐器,使古老的乐器在一千年后又能发出声音。古乐通过千年悠扬的旋律再现,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好的声音。为此,我们拜访了庄先生的妻子方爱琴先生,听听她的回忆,看看古代音乐是如何复兴的!
回忆一个踏上敦煌之旅的人
3月22日,一场春雨滋润了金城。窗外一排老树长出了新绿。老人方抓起一把小米,洒在窗台上。不久,一只斑鸠飞来觅食,没有任何防备。看着小鸟悠闲的吃着,方爱琴自言自语道:吃吧,吃吧,多吃点,反正下雨也不好找吃的!如果他的妻子庄庄还在,他们今年就一起度过金婚纪念日。自从三年前妻子去世后,为了调整心态,她养花喂鸟。听着鸟儿像感谢她一样的鸣叫,她觉得自己不再孤单。
面对采访,方爱琴拿出了几个表演箱。轻轻打开一个,一架简单漂亮的丰寿钢琴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轻轻拨弄琴弦会带来柔和的旋律,方爱琴的思绪会被带回到过去
时间可以追溯到1984年。这一年,40多岁的庄庄决定辞去甘肃戏班(今甘肃歌剧院)副台长一职,要求调到敦煌研究院专职研究。此时,他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合作创作的歌剧《向阳川》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20多首歌曲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他在音乐道路上走得很顺利。他出生在中央音乐学院。他为什么坚持要去敦煌?
方爱琴回忆说,1979年,庄庄自带干粮水壶,踏上了敦煌之旅。他先是坐了兰州到酒泉的班车,然后又坐了酒泉到敦煌的大巴。在去莫高窟的路上,他还说服了一个打算去玉门的司机,让司机带他逛三里路看看莫高窟。专业人士看门道,业余人士看乐趣。司机师傅到了之后,看到莫高窟有几个山洞,觉得上当了,就开车走了。而庄庄呆了一个月。接下来的几年,由于文化部编纂的《中国民歌甘肃卷》,作为主编,他只能去敦煌莫高窟看壁画了!就这样,他一次又一次的赴约,把庄庄的心和敦煌连在了一起。《中国民歌甘肃卷》编纂完成后,他只想投入敦煌的怀抱。
最后,方爱琴支持丈夫庄庄的选择,让他在敦煌研究自己热爱的事业。
因为爱而不求遗憾
40岁时,庄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起点,默默地收起了以前的一切荣誉,但内心深处却深深地明白,莫高窟这个世界的瑰宝,将是他未来职业生涯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甘肃经典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让敦煌飞舞重现。艺术宝库莫高窟的壁画中,有北魏至隋唐宋元六千多种乐器图案。作为一名音乐人,让壁画乐器发出声音穿越千年,成为庄庄的心愿和行动。
对于普通人来说,看三两幅壁画是一种艺术享受,但对于一个学者来说,看壁画只是入门课。80年代技术条件远没有那么发达,连相机都是奢侈品。由于买不到相机和胶卷,庄庄一开始只能专心看壁画,尤其是下午,山洞里光线昏暗,他看不下去,庄庄为了赶时间,常常忘记中午吃饭。因为壁画里的乐器大部分都在高处,所以一定要查。时间长了,自然腿困,腰酸,脖子疼。就算躺在地上的庄也不闲着,继续看着。感觉这个方法不错,庄庄干脆躺在地上看。所以这些乐器图案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观察下,都有一个结构草图。绘画只是修复壁画仪器的第一步。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他不希望自己复制的乐器成为艺术品,他的最终目的是发出完美的声音,复兴千年的演奏声音。在方爱琴眼里,他的妻子庄庄绝对迷恋这件事,从工作到退休,从退休到死亡,复辟工程一天也没停过。
敦煌壁画乐器的复制是一项生态位研究。在实验阶段,每个图案只做一件乐器,无法量产。所以在方爱琴眼里,他的妻子庄庄是复兴敦煌壁画乐器的纽带,所有复原图纸的乐器作坊都是他的妻子庄庄亲自联系的,是手工制作的,用的木材是楠木和黄华丽木。另外,它是一个孤立的产品,每件乐器都很贵。后期,原文化部部长孙虽然给了30万元的专项材料费,但费用仍然紧张。为了省钱,他的妻子庄庄去北京调试乐器,住在地下室。她没退休的时候说,以前她退休了就成了老人,方爱琴心疼。有了琴,有了鼓,庄子从来不在乎花钱买乐器,可他为什么这么自掘坟墓?方爱琴到底要不要去,没有更好的答案。也许这只能用爱来解释。
记住坚持是最好的财富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乐器的旋律,庄庄从不闭门造车。方爱琴回忆说,为了恢复自己制作的乐器最古老的声音,妻子努力工作。30年来,他走访了北京、上海、河南、武汉等地的图书馆,查询古籍中对演奏音乐的描述,并前往龙门、麦积山等石窟收集资料,从更广的范围内复兴古代音乐的声音。为此,庄庄并没有少读古诗,他的妻子还特意找了佛珠来演示《琵琶记》中大佛珠落入玉盘的声音。正是这种严谨和宽广,让他的妻子在修复壁画乐器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和清晰。
方爱琴说,她最清楚庄庄妻子的人生理想是成立敦煌乐队,把她修复的乐器搬上舞台。2012年底,中央民族乐团决定使用庄复原的乐器。庄庄先生面对这个实现梦想的机会,连续三个月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与大师们探讨乐器的形制、大小、音色,向北京的演奏家们介绍乐器的演奏特点和演奏方法。当时因为有梦想的力量,他像孩子一样不知疲倦。毕竟年龄太晚了。2013年4月12日,正当庄先生再次去北京与表演者排练时,因病猝死。
之后方爱琴代表妻子去北京看他看不了的演出。音乐会上,庄庄先生根据敦煌壁画修复的雷公鼓音色很棒,演出以掌声开始。此刻,方在台下充满了喜悦,但也不乏遗憾。
西部商报宋杜实习生杜
标题:[陇文化]【清明祭敦煌魂】庄老 300多件敦煌古乐器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