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人民日报:文艺评奖,公正方能服众
本篇文章1092字,读完约3分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国文学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针对近年来文学评奖中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强烈的社会反映而出台。这些问题不仅令观众、听众、读者不满,也令文艺界自身反感。
奖项的泛滥很容易导致权威的缺失。但当奖项总数被压缩和遏制后,其子项和每一项的奖项数往往会大幅增加,这是往年文艺类奖项最常见的现象。数量的膨胀与不公平的奖励有关,这种不公平的奖励是由人情、干扰、有时还有腐败造成的。
有些单位热衷于设立奖项是为了赚钱,有些单位则是想借机提升自己的地位。有的奖项泛滥是因为有政策有对策,有的是因为圈内人太多:赞助商需要照顾,领导需要照顾,名人需要照顾,颁奖地点需要照顾...于是大奖之下出现了大量奖项,甚至“双黄蛋”、“三黄蛋”相继出现。这样关心的结果,大家都不满意。
奖项越少越权威,奖项越少越有价值。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获奖了就停不下来了,这和评委有关系。对评委来说,除了向外界求助,还崇拜对方的选票。如果你投我的关系,我自然会为你们的关系多打几分。我受不了呆头呆脑的,只好增加奖项。这种求助,就算是公开打分,闭门投票也拦不住。
近年来,奖项中的小把戏时有曝光,包括实名举报、舆论披露、乍一看有问题,但似乎仍难以遏制。这是因为在颁奖过程中缺乏严谨的评审机制、科学合理的评审标准和严格有力的监督检查。评委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录用等等?很少有像样的说法。法官的门槛降低了。奖项质量如何上去?陪审团的组成往往是一群熟人,他们之间都有利益关系。如何实现正义?监督检查往往由近亲属监督。即使有人举报,单位、地区、团也不可能派同事、主管、老熟人。现在要求公证处出面还是比较时髦的,但是即使很多裁决公证了,也是有问题的,或者数量还是泛滥,说明公证未必公平。
不公平的奖励很容易导致个人和小团体的突出利益。很多地方总有那些编舞和导演,下面总有固定的团队。这些人已经成为获奖的专业户。只要出来就一定会得奖,其中有一部分和主办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关于全国文学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对评奖的各个环节做出了严格规定,采取了有效措施,提出了科学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了文学评奖的健康发展。如果过程公平,文学奖项可以说服公众,成为推广更多优秀产品和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0日第12版)
——西部商报12月29日(李阳)经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主任会议于2015年12月15日批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明确了2016年立法规划,其中纳入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
标题:[陇文化]人民日报:文艺评奖,公正方能服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