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2015戏曲年度话题:打进传统,汇入当代
国务院今年夏天发布的《关于支持戏曲继承和发展的若干政策》,将把政府对戏曲艺术的大力支持推向近年来的新阶段。中国戏曲在现在乃至未来复兴的关键不仅在于政府的支持,还在于释放出与当代审美相兼容的中国戏曲特征,推动中国戏曲走进当代生活。
讲述与传统戏曲没有走太远的故事,可以看作是中国戏曲主动进入当代生活的表层意义,比如今年首映的中国戏曲《母亲》《Xi安安事件》。
悠久的历史为中国戏曲积累了丰富的剧目资源,用当下的价值观和人文视野解读当代传统题材,是让中国戏曲走向大众化的重要手段。在今年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北京新剧目展”上,昆曲《景阳钟》和京剧《春秋两虚》都是由传统戏曲脱胎而来,具有鲜明的当代取向。前者既重塑了崇祯的悲剧性格,又强调了现代人对民族历史的文化心理认同。后者在尊重伍子胥和沈几千年来"忠孝尽忠"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对二绪进行了超越传统忠孝的解读,并对这一传统主体进行了"复仇-宽恕"和"个人忠诚-道至上"的道德伦理层面的反思,使得《春秋》中的二绪在当今社会具有现实意义。这两部作品既尊重了前人对传统戏剧的经典解读,又辩证地或内省地拓展了原著的精神维度,赋予古代人物新的生命,进而将传统戏曲与当下生活联系起来,可供借鉴。
如果说用传统戏曲技法讲述现代故事,用现代人的眼光解读传统戏剧,是中国戏曲与当代人生活相和谐的外在手段,那么,如果我们从艺术本体出发,深入发掘超越时代空的中国戏曲先锋艺术精神,中国戏曲将会因为在当代得到理解和尊重而得到激发,释放出其内在的生命力,进而为自身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打开大门。
比如挖掘戏曲演员表演多样性的当代价值。对于统治中国戏剧表演近半个世纪的苏联斯坦尼表演体系,这一体系注重演员对“第一自我”的抛弃,深入角色的体验,强调“我就是角色”。在今年举行的第一届上海小剧场歌剧节上,著名歌剧艺术家曾景平展示了《玉贝亭》中女主角微妙的心理变化,化身为角色,却又跳出角色,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动作和风格是否符合“十八步”这一严格的节目要求,从而在表演中保持梨园戏的古老味道。传统戏曲演员的表演总是在“既是(角色)又不是(角色)”之间自由切换,演员身份的多样性带来了表演的丰富性,优于西方古典现实主义的空,对于打破中国现代戏剧表演的虚假性和僵化性不无启示。
再比如弘扬中国戏曲的审美精神,“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深刻的艺术真理”。正如梅兰芳所说,歌剧的风景在于演员。《秋江》舞台上不需要有船,只用两个演员的表演就可以把船铺在水面上;《夜跑》不一定要一个月或者一个风。一个演员的唱、读、演、演,都是工笔写意的主人公生命的终结。《伐木》、《神奇的山谷》、《狄俄尼索斯》、《哈姆雷特》这四位世界级戏剧家的代表作品今年陆续进入中国。它们极具风格化,同时都体现了深刻而真实的表达,其中两位剧作家明确表达了受中国戏曲的影响。
戏曲的虚拟性是一种在当下乃至未来都能大放异彩的艺术特征。中国传统戏曲不仅不以舞台为目标,而且总是突出舞台与观众的界限。从“三五步走天下,七八人百万兵”,到那些检查舞台更换道具,带领大众饮酒场的人,歌剧观众都要以自己活跃的想象力进入,与演员一起填补舞台上的空白,让观众自觉地评价和思考舞台上的故事——从而创造出多重的、积极的观看与表演的关系。今年享有盛誉的原创剧《北京法源寺》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对戏剧假设的密集运用。20世纪的戏剧家布莱希特以分离的方式创作史诗剧,促进了观众的思考。同时,他还代表另一位剧作家梅耶荷德创立了戏剧假说理论和诗剧,这也是受到中国戏曲的启发。
事物的本来面貌往往包含着许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戏曲延续了几千年,为后世所继承,是由于它“最传统、最先锋”的生命力。如今,人们赋予古代戏曲以当代生命,不是为了“戏剧化京剧”和“地方化京剧”,而是为了“渗透”到传统的深处,创造性地改造其古老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精神——在深化和学习传统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认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为人类当下乃至未来的精神家园做出贡献。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
——西部商报12月29日(李阳)经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主任会议于2015年12月15日批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明确了2016年立法规划,其中纳入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
标题:[陇文化]2015戏曲年度话题:打进传统,汇入当代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