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八卦掌已传承160余年 再传弟子多达上万人(图)
八卦掌第三代传人李
“武林中有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口气打下去,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中,宫二之父、八卦掌宗师龚玉田说了一句令他久久难忘的话。
当一代宗师渐行渐远,当江湖已成旧梦,当愤懑的侠客只能出现在小说和电影里的时候,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曾经灯火通明的武学流派和侠义精神吗?
武林中这句老话是真的。有人带着灯。在八卦掌探访前世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这种起源于北京的武术拳法,传承了160多年,却在灾后延续了很久。现在已经传到十代,再传弟子多达数万。
江湖虽远,但八卦掌的故事,一代宗师的前尘,几近失传的绝技秘籍,隐秘的心思规矩,看似普通的武林高手...由他们组成的传说至今仍在世界上流传。
四十年前锁门偷偷跟老师学
在西皇城根部附近的一条安静的街道上,有一栋不起眼的建筑正对着街道,介于一家餐馆和一家公司之间。门口很容易忽略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
推开门,我不禁眼前一亮。墙上一个大大的“吴”字特别醒目。靠墙有一排兵器架,有八卦春秋刀、八卦七星杆、钩剑、热轮、经络凤爪、阴阳尖...八卦掌这些独特的武器,普通人很难识别,这些名字只能在乐器谱上找到。
这里是北京八卦掌研究会,我是来拜访一些著名的八卦掌大师的。72岁的赵大元又瘦又高,戴着眼镜,有一种文人气质。退休前是警察学院副教授;73岁的李功成先生,人高马大,浑身是气。他曾经当过兵,后来在一家国企当厂长;66岁的郭山治(音译)是一位典型的理工科男性。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高级工程师;最年轻的女士李秀仁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是依旧漂亮漂亮,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
然而,他们有另一个身份。八卦掌第四代传人李,师从梁八卦掌,从师四十余年。其中几个是同门弟子。小李秀仁是李师傅子明的女儿。
“他们叫‘去教堂’,就是师父收外姓当徒弟,我是女儿叫‘唐明’学美术,不用拜师。”李秀仁从门的角度解释了一下。几个兄弟姐妹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眼神有神,脚步轻盈。
八卦掌最早由董海川在清代同治年间传入北京,之后又分为殷、石、梁、等几个门派,遍布全国。目前第四代传人是八卦掌传人中最高的,共有五六十人。在各个分支中,最受欢迎的流传了十代,正式介绍了一万多名弟子向老师学习。
“我们是老爷们但暗地里,那是在1974年,拍老爷的马屁这种事情属于“资本主义”,已经被禁止很久了。我们几个人跟师父学了几年,决定正式跟他学。主人也同意了。我们在大叔家偷偷举行了仪式,门是锁着的。我们不敢让外人知道。按照老规矩,我们烧香拜谒,九礼。正式入八卦掌之门。”赵大元回忆往事,感触颇深。现在情况很不一样,学者们已经光明正大了。其中有几个在全国各地有几十上百的弟子,甚至还有来自瑞士和俄罗斯的外国学徒。
从这些后代的口中,关于八卦掌的往事被慢慢的揭开。一个武学流派,一代代弟子传下来,传枝叶,传以武功,是英雄侠士的传奇。
2普通人成为一代大师
说起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弟子们都尊称他为“一代宗师”。文革期间,董海川的坟墓被毁。1982年,在三代传人李的倡议下,努力将董海川的遗体葬于西山万安公墓。如今,每年清明节,都会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卦掌弟子祭奠祖先的坟墓。
说起董海川,很多人都不是陌生人。单田芳播出的歌谣《桐林传》讲述了董海川的故事。民谣改编自民国剧本《雍正斗士》。这些故事给董海川的一生和八卦掌的起源笼罩了一层神秘。
董海川是如何创作八卦掌的?目前可考的文字记载是1883年他死后一年弟子所立的碑文,记载了他的生平轶事。其中,董海川从小习武成瘾,擅长野外狩猎。当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因在农村的勇敢而闻名。咸丰年间避灾南游,隐居深山,遇生人。他受道教的启发,结合武术攻防战术,创造了一套掌法,这就是八卦掌的雏形。
董海川的掌法,以绕圈行走这一基本运动形式为基础,根据《周易》的八卦图,推导出八个六十四卦的数字。变化无穷,和过去流传的拳法完全不同。当时武林中人称之为“闻所未闻,未见所未见”,于是一些高手纷纷向他挑战,但都被他打败了。塞外大战一场,董海川被众多高手围攻。“几个人每人拿着一把锋利的武器,打了一个响指。这位绅士四面拒绝,像旋风一样。观众都被称为勇敢的。”
从此,董海川名声大噪,弟子越来越多。他门下供奉的弟子,有达官贵人,有嘉昊商人,有平民,数千人。八卦掌最终成为武林中的一大门派。董海川的几个大弟子本来都是普通人,但因为和八卦掌有姻亲关系,最终成了大师,传到了后世。
阴府八卦掌大师,小时候来北京卖烧饼油条,后来拜董海川为师。尹福相貌英俊,性情温柔。不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文弱书生,江湖人称他为“瘦阴”。他聪明好学,获得了八卦掌的精髓。他曾在朝廷供职,出入禁学。据说光绪皇帝也是从阴府学八卦掌的,所以当时北京人尊称阴府为“皇帝”。
程家八卦掌之主程华庭,绰号“眼镜程”。他以前经营眼镜店。28岁拜董海川为师。艺术成就后,致力于拳术交流,将八卦掌、形意拳和一种中国传统太极拳(太极拳)三门合二为一。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时,把他的武器藏了起来。当他单独遇到德国巡逻队时,他不怕暴力,杀死了几名德国士兵。之后,大批德军到达,程企图逃出城墙,被乱枪打死。一代大师英年早逝。
梁羽生的八卦掌大师梁振普,年轻时在服装店当学徒。他被称为“考核衣梁”。16岁去东海川学艺,梁振普有着豪爽的气质和古老的侠义风范。他曾因在一个横冲直撞的村子里杀害一名恶霸而在监狱部门被捕。偏偏八国联军进犯北京,北京的犯人被炸得乱七八糟,梁振普逃回农村隐居,后来又开了镖局。他的名声响彻山东和河北。
樊氏八卦掌大师范志勇是董海川最隐秘的弟子。他学习后很少表演功夫。他温柔善良。连邻居都不知道他会武功。然而,当他遇到邪恶的人时,他拔出剑来,憎恨邪恶。他想快点惩罚。江湖人称他为“范疯子”。
3公布八卦掌传承武功的秘诀
当时光线进入20世纪,枪炮声终结了冷兵器时代的武功和荣耀,英雄侠士的故事似乎也渐渐淡去。然而八卦掌的传说还在继续。
"我甚至不知道我父亲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当李秀仁整理父亲八卦掌第三代传人李子明先生的遗物时,发现这位看似平凡的北京老人,总是捋着长长的胡须笑着看着父亲,有着如此不平凡的过去。
李从小就体弱多病,声称“身体虚弱到了极点,中医治疗无效,而且行动十分困难。他跟随京城有名的武术家梁振普,一年不到,病都好了。”梁振普是董海川的弟子,梁八卦掌的大师。
李不仅精通文学艺术,而且善于经商。1944年,他在北平开了鸿业酱油厂和龙源商业银行,但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其实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工厂是革命工作的幌子。“当时一个特工跟踪一个负责北平地下党的人到我家。父亲二话不说,把他藏在酱油厂的酱缸里,帮他脱离了危险。”李秀仁是从父亲的日记里得知这些往事的。
原北京市副市长是受李保护的人。当被阻止出城时,李尽力打退了敌人。当时就知道原来保护他的李是个武林高手。
新中国成立后,李担任北冰洋公司的前身北京冰厂厂长。在李秀仁的印象中,父亲擅长炒酱油是因为早年开了一家酱油厂。在弟子眼中,师父的扎江面是必须的。很多年后,一个电影导演在李家吃了一个扎江面,赞不绝口,说他吃的是“民国味”。导演是王家卫。
李秀和妹妹李秀智的名字后来出现在《一代宗师》八卦掌顾问的名单中。王家卫从八卦大师的口中听到了很多关于八卦大师的故事,这些故事成为了他电影的素材。
《一代宗师》中宫二之父龚玉田的原型是八卦掌第三代传人龚宝田。师从傅吟之,江湖人称“宫猴”。他是慈禧、光绪的贴身侍卫,是内蒙古真正的宗师。影片中的故事结合了龚宝田和他弟弟李存义的生活。民国初年,李存义与当时的武术精英联手,在天津创办中华武术社,赴上海传授拳术,放弃门户之见,致力于拳术由北向南的传播。影片中,这个过往事件被解读为八卦掌与咏春拳的相遇。
拳法由北向南的流传,是武林中的佳话,也是八卦掌难得的心性所在,因为长久以来,各门派的武功秘籍和拳法分数,世代保密,外人绝不会轻易知晓。北拳南传数十年后,八卦掌第三代传人李先生做出惊人之举,将八卦掌的秘籍《三十六首》、《四十八法》刊登在武侠杂志上,公之于众。
这件事在武侠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关于一个武馆的重要性,这个秘密可能外人并不知道。“武侠小说里写的武林高手为了抢一本武侠秘籍而互相厮杀。这个情节并不完全是虚构的。很多武馆连文字都写不下来。就是为了保密代代相传。有些流传下来的秘籍即使获得了也无法破译。”
赵大元先生手头就有这样一本武功秘籍,名为《九天》,是民间流传下来的秘籍。这本历史悠久的古书,完全是《大篆》写的,一般人很难辨认。事实上,即使他们认识这些单词,他们也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因为这些单词都是无序的。“后来我得到了代代相传的秘方,然后我破解了这个骗局。食谱是教你如何阅读每一页。比如‘中间的回文两边通顺’,就是从中间的字开始读,然后两边读。每页的阅读方法都不一样。”
由此可见,千百年来武林人士对门内秘籍和方法的重视,为何李先生决定泄露八卦掌的秘密?
李秀仁在他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本写于1954年的日记,记录了李子明先生这样做的原因。他写道:“古老的拳击技术对健康有着独特的影响,但不幸的是,它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之所以输,是因为擅长武术的人往往采取保守的态度,绝技不传,所以学者少,会输……”
李揭秘八卦掌,正是为了传承武术。
在“文革”和“破四旧”的一系列灾难中,八卦掌和传统文化一样,处于危机之中,几乎失传。但是,“有灯的人”,学不清楚,只能偷偷学。赵大元和李功成是八卦掌在文革末期暗中恢复师承传统后最早入门的弟子。“你一进师范学校,就是一条爱情的江湖。”这份爱是为了武功,为了师父,为了同学,为了人生。用这些武术大师的话说,武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这也许就是现代“武术”的真谛。
李功成从小热爱武术。解放初期,他在宣武地区学习黄三大炮和太极。他因常年在展览馆广场练拳击而被命名为“展览馆大力”,在那里他遇到了李师傅子明。“老人留着白胡子,是个圣人般的类型。有一天他突然过来问我要不要练八卦掌。其实师父观察我很久了。我觉得我很勤奋,不懒,所以他教了我一个‘茶壶风格’。我练了几个月。然后他又教了我一招,我就学了两年多。我是1975年正式进门的。”
这两年是师父考察弟子的时期。“首先要看人品,比如说‘我好强勇敢,不传艺。’我也要看我的言语和做事,看我是否尊重和谦虚的对待别人。以上是入门的规则。“武林中师徒关系不同于现在的师徒关系。是一种亲近家庭的感觉,同样的兄弟姐妹也是兄弟姐妹。”这是一辈子的缘分。”李功成感叹道。
李功成和武侠小说里的“吴驰”很像。“师父教我,第一件事就是‘敬拳’,敬武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我一生中从未离开过我的手。我已经放弃了对武术的提升和发展的机会。我所有的朋友都是同道中人。我们一起学武术,觉得很开心。”八卦掌讲究“内外兼修”,既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内修。“师父说,八卦掌转圈,才能练身走人离,才能达到of'空静’的境界。其实这是一种哲学的人生感悟。”现在,李功成在俄罗斯、瑞士、韩国都带了弟子,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1974年拜李,那是他年轻时最快乐的一天,每天下班后他的弟子们都在学习武术。“有个摇煤球的兄弟。在煤铺里有一个空地块。我们几个人每天晚上吃完饭去煤店练拳,带着煤灰回家。”他没想到武术最终成为了他的终身职业。
由于高超的武术技巧,赵大元于1984年被调到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安保系,担任擒拿格斗老师。他培养的学生可能会面对暴力犯罪分子甚至恐怖分子,需要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树敌。赵大元工作了30多年,直到退休,他是当之无愧的捕捉大师。他在八卦掌的基础上,结合民间秘籍,研究各种外来技术,创造了自己的“赵擒法”。
“如果把‘武’字拆开,就是‘智哥’字。这才是武术的真谛,是停止战争的手段。”赵大元先生向我解释了他心目中的武术。他研究了一生,认为以八卦掌为代表的传统武术最高境界的修炼是和谐、自我、他人、社会、自然。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传承了160多年的八卦掌,在北京创立,流传到世界。它不仅传播了武术,也传播了一种传统文化,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侠客的怀念和向往。
标题:[陇文化]八卦掌已传承160余年 再传弟子多达上万人(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